专项突破四 流程图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 审题干→①明确原料的成分;②明确流程的目的 审流程→①明确三线:主线产物、分支产物、循环产物(回线);②结合设置的问题细审流程中的转化原理,找准参与反应与生成产出的物质,明确主产物和副产物 审设问→明确设问涉及的环节、问题与涉及的流程、考查的知识点等 二、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 三、常考知识点 1.原料预处理的方法及目的 (1)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灼烧(煅烧、焙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氧化;除去可燃性杂质等。 (3)水浸:使可溶物溶解,与不溶物过滤分离。 (4)酸浸:溶解金属、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等)、难溶性碱或碳酸盐等。 2.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操作及所需仪器 (1)过滤:固液分离。 (2)蒸发结晶:获取溶质。 3.物质成分分析 (1)判断所加试剂:从加入试剂的目的、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的产物分析判断。 (2)判断未知产物及其元素组成 ①判断未知产物:根据流程中的反应物判断发生的反应,再结合已知的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未知产物; ②判断未知产物的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其他产物的元素组成判断。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流程方向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时标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 (2)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某步骤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进行判断。 ①多变一→化合反应; ②一变多→分解反应; ③单换单→置换反应; ④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 5.循环流程的作用及评价 (1)从成本考虑: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或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质,流程中的耗能少,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等。 (2)从环保考虑:无污染、无腐蚀、“三废”(废气、废渣、废水)的处理。 类型1 物质的分离、除杂、回收、利用 1.(2024毕节6题3分)化学学习小组对某工业废水进行实验探究,部分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步骤①置换出Fe、Ag两种单质 B.操作a需要漏斗、酒精灯等仪器 C.实验能探明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D.步骤④加盐酸是为了除去Cu粉 2.(长沙中考)在完成“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2)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作为催化剂。 (3)若制得1.92 g氧气,则参加反应的氯酸钾(KClO3)的质量为4.9g。 (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滤渣已洗净:取最后洗涤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经洗净。 类型2 混合物成分分析 3.某固体混合物A是由Mg、CuO、Na2SO4、Na2CO3、Ba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气体B是H2。 (2)沉淀C的化学式为BaSO4。 (3)滤液D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Mg2+。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2种情况。 4.[2023贵阳11(3)题6分]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属,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1)步骤Ⅱ的操作是过滤。 (2)步骤Ⅱ中产生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有气泡产生。步骤Ⅲ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的成分是CuO、Zn或Cu、CuO、Zn。 (4)通过测氢气的质量,也可确定样品的成分,则w的值为(用含m和n的代数式表示)。 类型3 物质的生成制备 5.(2024铜仁13题4分)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毅然回国,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成功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其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