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专项突破练 专项突破一 坐标曲线图 类型1 pH变化坐标曲线 ◆考向1 酸碱稀释、中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 图1表示酸碱稀释过程中的pH变化,溶液的pH无限接近于7。图2表示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图3表示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考向2 酸、碱、盐之间反应的pH变化 以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为例: AB段:混合溶液中的酸首先与碱性溶液反应,溶液pH逐渐增大,反应至B点时,溶液中的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7; BC段:碱性溶液和溶液中的盐反应,溶液pH=7; C点:溶液中的盐恰好完全反应; C点后:碱性溶液过量,溶液pH逐渐增大。 类型2 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坐标曲线 ◆考向1 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2所示。 ◆考向2 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图3:生成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图4: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时间,但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图5:若反应有先后顺序,前面的反应结束后,后面的反应才会进行。 ◆考向3 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 图6:在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图7:没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容器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等。 图8:若反应有气体生成,则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剩余固体(或液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如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加热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图9:若是容器内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气体发生反应,则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剩余的固体(或液体)的质量逐渐增加,增加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气体质量,如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类型3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 ◆考向1 向溶液或水中加溶质 以NaCl溶液为例,x表示溶质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 图1表示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固体NaCl,图2表示向不饱和NaCl溶液中继续加入固体NaCl,图3表示向饱和溶液的NaCl溶液中继续加入固体NaCl。 ◆考向2 溶液稀释 如图4,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逐渐增加,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无限趋近于0但不为0。 ◆考向3 溶质为反应物或生成物 图5:溶质为反应物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减小,直到完全反应,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0。 如图6:溶质为生成物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 1.(2023毕节8题3分)为测定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其pH=7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NaOH 2.(江西中考)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 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质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反应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0~t2 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3.(2023贵阳南明区模拟)向某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了中和反应 C.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为Na+、Cu2+ D.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d<e 4.(重庆中考)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