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欣赏准确严谨、通俗易慬的语言,树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2.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3.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及引用论证,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特点及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家、军事家、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了解作者】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亦称巨擘,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他的诗词里包含着他咏叹景物、军事指挥、治国领导、人际交往等思想和体验,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等。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6、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7、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8、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1963年5月,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5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发布前,毛泽东在这个文件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写作背景】 "五反"斗争指建国初期,部分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向国家机构内部派遣代理人,严重地腐蚀了干部,破坏了抗美援朝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为了打击不法资产阶级分子的破坏活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向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 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前期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政论文是以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论述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论述政治问题的,自然是政论文;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会论文、思想论文,也可以归入政论文;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 【文体知识】 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 (2)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 (3)严密性: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 【文体知识】 如何理解标题含义? 标题是一个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 标题用语通俗易懂,有两层意思: 【解题】 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涉及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论述; 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涉及文章关于第二次飞跃的论述。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人的正确思想 是从哪里来的? (一)中心论点:人们的正确思想,只能从① 中来 (二)分析 问题 (1)总论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