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5082

期中真题汇编09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2234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统编,下册,语文,八年级,学年
  • cover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 期中真题汇编09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2024八下·期中)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 完成 小题。 【甲】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 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悉如外人   ②临溪而渔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翻译:    ②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翻译: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词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有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内容,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2024八下·深圳期中)文言文阅读 令仪被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 也,长厚不忤物② ,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 “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注:①市井人:生意人。②忤物:这里是得罪人的意思。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是(  ) A.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汝素寡悔/素湍绿潭 C.得十千足以衣食/一狼得骨止 D.卒为良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谓 曰 尔 贫 甚 夜 负 十 千 以 归 恐 为 人 所 诘。 7.于令仪的做法,有人称赞,也有人批评。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立场,并结合文段说说理由。 (2024八下·余江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仙游记 唐·顾况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①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②。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有好田泉竹果药。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乌耘③,人甚知礼。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有一老人,为众所伏④,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晁⑤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为置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注】①斫(zhuò):砍。②漈(jì)水:山上的泉水,这里指瀑布。③象耕鸟耘: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④伏:同“服”,信服。⑤袁晁:指唐代宝应元年袁晁领导的起义。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唯(    ) 具(    ) 复(     ) 9.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乍见外人,亦甚惊异。 ②既而辞行,斫树记道。 10.钱钟书说顾况的《仙游记》是“刻意拟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请结合《桃花源记》和选文内容分析钱钟书作此评价的原因。 (2024八下·蒙山期中)文言文阅读 (甲)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