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基础达标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卷面分 总分 分值 一、看拼音,写词语。 (12分) wén xiàn wǎng luò huā ruǐ jūn xuē zhàn fàng yàn huì bǐ cǐ quē fá fù gài dì zhuān pì jìng tài shān 二、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9分) 草莓(mié méi) 潺潺(chán cán) 眩晕(xuán xuàn) 蝎子(xiē xiè) 碗筷(kuài kuǎi) 凹地(āo wā) 叙述(xù xū) 仁慈(rén rěn) 萦绕(yíng xì) 三、下列词语与其对应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B.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天涯海角) C.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烦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头晕目眩) D.游荡成性,不好劳动。(与世隔绝) 四、下面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园无此声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C.父不在,乃呼儿出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五、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春天的雨, ,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 ,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①迅疾而猛烈 ②慈祥而温厚 ③细腻而温柔 ④凉爽而惬意 A.③①④②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六、写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乍开的花儿,艳丽得像彩霞,夺目得像宝石。( ) 2.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 ) 3.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 ) 4.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紫藤,秋天的黄菊,冬天的蜡梅……点缀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改为陈述句)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田老师很有口才。 田老师文笔也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缩句)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中引用了司马迁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 ,或 。 2.在很多古诗中,很多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想到坚贞不屈的李大钊,你想起了古诗:“ , ”。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 4.本学期,我读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知道了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 》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 5.长久地近距离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正所谓“ , ” 。 九、阅读天地。(19分) (一)课内阅读。(8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司空见惯: (2)追根求源: 2.第2自然段中的“ ”指 ;“!”指 。 (2分) 3.第2自然段中“发现问题”与“不断发问”的位置能不能互换 为什么 (2分) 4.请你说说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2分) (二)课外阅读。(11分) 听 民 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