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6152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69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答案,试卷,语文,月月,学期
    永春县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2025.3(原卷版)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下面1-5题。 近几年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小镇因为独具特色的产业、自然风光或生活方式而“出圈”,吸引了年轻人回流。但小镇是否留得住他们?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进入下半场的中国,小镇要扮演什么角色? 本刊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 记者:前些年,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特色小镇的规划后,小镇经济的概念找到了一个依据,很多地方打造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特色小镇,然而,很多特色小镇最后成了烂尾小镇,广受诟病。然而,我们寻访的很多小镇确实是以“特色”作为发展路径的,它们往往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了“冠军”。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特色”?镇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特色”? 陆铭:中央认为镇域经济可以走特色小镇的道路,从大的方向来讲没有错,但是问题就是特色小镇的“特色”是怎么来的,背后有没有不同的力量。所谓的“特色”,其实是一个“比较优势”的概念。本质上,特色小镇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不是政府创造出来的。我们后来看到很多所谓的成功案例,包括你们报道的很多小镇,政府引导确实发挥了作用,但很多时候是在政府发挥作用之前,市场就已经开始动起来了。比如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那里专门生产女生美甲用的穿戴甲,产业在当地已经占据了很大比重。政府最近也是想把它打造为特色产业,但很显然,这个产业最初并不是政府来推动的,他们只是事后介入,来提供基础设施、资金扶持、宣传推广等等。 然而,这些成功的特色小镇案例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误区,认为只要通过政府扶持就能成功。所以最后很多地方就变成了政府主导,大搞规划建设,甚至政府来选择产业,结果就是有的地方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硬上。哪怕同样是搞旅游,有些地方有资源基础,但有些地方没有基础,也去建设所谓的旅游小镇。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过旅游经济中“特色与距离”的关系———如果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很有特色,比如敦煌,你再偏远都不要紧,都会有很多人慕名前来,但现实中的情况是,很多所谓的旅游特色小镇,就是人为地打造一个古镇,看着都跟绍兴差不多,地理位置又偏远。那游客有必要花几千块的机票钱来看一个假的古镇吗?更不要说很多地方去建数字经济小镇、高科技小镇、基金小镇等等,很多都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背离了真正的“特色”。这是我们今天要回过头来总结的问题。 记者:中国有数以万计的乡镇,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区域,资源条件千差万别。作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重要一环,小镇的发展又关乎很多人的生活。在如今大规模的、高速的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去看待小镇的功能和定位? 陆铭:我认为看小镇最好不要单独一个个地去看,最好还是把它放到城市体系里面去看,而这个城市体系有两大主题:分工与分化。分工,就是大中小城市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从趋势来讲,中国的镇域经济是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在小镇上发展出特色产业,也一定是在小镇与城市之间满足了相互需求之后的结果。第二是分化,中国经济不要说镇域,就是县域分化都非常厉害。从人口趋势上来看,有些地方人口流入,有些地方人口流出———整个中国区域经济就分成了这两种类型。人口流入的地方通常具有一些优势的自然地理条件,比如沿海、沿江或者靠近大城市。所以你们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特色产业小镇都位于东部地区,这跟这种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分不开。但我倒觉得,那些人口流出的小镇或许更值得关注。 两周前,我去长春一个地方调研,那边有一个叫鹿乡镇的地方,近年来也在持续人口流出,那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