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6571

湖北省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12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3月,试题,语文,测评,质量
  • cover
湖北省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衆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写作的基础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目前,人工智能小说写作多是一种“AI续写”模式,即通 过人机合作产生文本。一般而言,人们只需输入某些片段作为“引子”,AI 就会根据给定的内容与风格,通过 搜索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和AI 自身习得来续写相关故事。这种“AI续写”的文本大多具有非线性和无中心的 特征,故事“光怪陆离”但又“自成逻辑”,有时情节也颇为有趣。 (摘编自胡亚敏(数字时代的叙事学重构》) 材料二: 在AI人机协同写作中,人与AI各有优长,也各有限度。据此可以建立两种协同写作方式:“导航性写 作"和“探索性写作"。 所谓导航性写作,就是人类指挥,AI“码字”。人类通过与AI 生成的文本互动,引导叙事方向。这是因 为AI 在“写作”时存在局服。在网络类型小说中,存在共识性的写作“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指向情节模式, 它预设了故事的大致走向和范围。简言之,在同络文学中,导航系统即类型和设定。“奥文”就是一个典型 的类型,作者无论怎么使用设定、构建情节,一般都不会起出"央"的范围,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作者和读者 都认同的、最基本的写作共识。"写作"网络类型文,AI 需要事先学习特定类型的材料,才能掌握其叙事模 式,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即使对同文类型有所了解,AI 也不一定能像人类一样“融会贯通”,在不同类型文 中灵活运用设定。此外,AI 的计算能力有限,超出一定生成长度后,AI 就会开始“忘记”最初的设定。由于 生成文本时带有概率性因素,AI 也容易篡改写作细节。因此,在AI 承担原先最耗时的基础写作工作后,人类就要负责“导航”,包括记忆和取舍写作细节、思考不同的叙事可能性等。什对Al 生成内容校为平庸的问 题,人类也可以构想新的互动方式,以更好地协同AI 改善叙事质量。例如,人可以通过让AI“扮演”特定的 人设,反复优化提示词,引导AI 生成更加生动、细腻的叙事文本。在这个过程中,AI 也通过叙事帮助创作者 打磨和完善角色设定,将存在于作者脑海中的可能性逐步实现。 另一方面,与AI 互动时,人类不可避免地受服于个人的知识视野。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目前学习的文本已达兆计,虽然对一些专业知识了解不深,但也“读”过了人类无法独自读完的文本量。反观人类, 在完全的导航性写作中,人并不容易觉察自身的认识限度。当人类只在一片相对确定的空间里推断叙事的 走向与写法,自然就很难看清可能性空间的边界,也无法充分利用AI 为人类"延仲"出广回视野。因此,探索性写作是对导航性写作之局限的修正,旨在找到并突破导航系统的潜在限刎。探索性写作没有特定的步骤,只是一种写作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中,人类并不是在主持推进一份叙事文本,而是试图将写作“还原”为“对话”,通过对话探索导航系统的限度,比如接触陌生的知识模式,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讨论某情节,了解不 同设定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等。 在探索性写作中,人类的写作主体性可能得到更新。另外,人类也将AI 放在了平等对话的位置,祛除 了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计算机一定没有创造力吗 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果真在创意上劣于人奥吗 如 果将创意的前提设定为“出人意料”,计算机有时反而能生成颇具创意的结果。 (摘编自雷宁、邵燕君《人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