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79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604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黑龙江省,试卷,答案,PDF,语文,哈尔滨市
  • cover
黑龙江省方正县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24.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安石的变法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实践。我们不能因为皇权制度的束缚和一时的成败,就彻底否定这次 改革。“失败者”王安石,其实有一个更准确的大历史定位,那就是“探路者”:他的变法深刻地影响了之 后的中国历史,也为千年之后的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王安石对北宋以后的中国历史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变法”的失败,让南宋之后的思想家们对王安石的改革路径进行反思。比如朱熹,他觉得理想 的改革者,必须既是顶级的学问家、思想家、政治家,同时还要有稳定的、不受干扰的政治环境。这些条 件想要完全具备,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改革者来说,更现实的做法是什么呢?理学家的回答是“必有《关 雎》《麟趾》之意,方可以行周官法度”。也就是要先从基层做起,通过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建立起一套 普遍的社会共识和社会秩序,一代代人前赴后继,这才是能够长期持续并真正产生实际效果的“变革”。 因此,南宋以后,理学家们特别重视办书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把儒家的忠孝节义、家国情怀向普罗 大众输送,与基层社会进行更紧密的结合。 其次,王安石变法重在“道理”二字。北宋中期,王安石、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这些思想家们 将“道理”二字的内涵阐述得丰富且深刻。所谓“道理”,既包括自然的法则规律,也包含人心中的良知 和道德情感,同时还包括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标准与规范。这些思考探索,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声,启发 了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后世的哲学家;又通过西方传教士的转译,间接影响到了莱布尼茨、伏尔泰等 欧洲思想家,对于西方近代的启蒙运动产生推动作用。 第 1页/共 10页 最重要的是,它让“天理”“良知”这些哲学概念,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深处,成为现代 人三观的基石。今天的中国,可以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却有着共同的道德意识和家国情怀。 如此既可以避开宗教的非理性因素,又能建立起类似于宗教的,甚至比宗教更强大的群体凝聚力。所以说, 王安石和他们那一代人的思想、行动,给中国文明深深地扎了一个根子。 最后,王安石变法埋下了一颗变革的种子。王安石仿佛是一个“穿越者”,在他的时代没有得到足够 的理解和认同,但是他把“变革”这颗种子埋了下来,在大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积蓄势能。 晚清时期,保守的政治与思想文化越来越难以压抑中国社会中累积下来的深刻矛盾。这时候大家回顾 王安石,忽然发现他的政治经济思想与国家治理观念,与近代西方探索出的很多发展路径不谋而合。比如 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由国家主导金融信贷、政府对市场的管控、基层社会的网格化管理……这些在传统 社会被士大夫们视作异端邪说的治理手段,到近现代却成为司空见惯的模式。 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用他的变法,揭示出一个朴素却又深刻的道理:并不是“存在即合理”,而是“变 革才合理”。变革并不一定能带来最好的结果,但变革作为一种态度和方向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中国, 经历了浴火重生的蜕变,所谓“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王安石种下的这颗种子,经过千年历史的 浮沉涵养,终于开花结果,也让我们对未来抱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