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8077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5411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语文,答案,PDF,试题,期末
  • cover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5 年 1 月 16 日 试卷满分:150 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暑假期间,小宁被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文学运用方式深深吸引。他决定阅读相关文章,进 行一番学习和探究。 从“西游文学”到“游戏文学”:《黑神话:悟空》的文学破局 ①对已有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戏仿与重述,是游戏与文学结合过程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原初的形式 之一。这一方面可以降低玩家对游戏中叙事的理解与接受门槛,使了解作品的玩家能够快速代入游戏。从 另一方面看,借用已有的文学作品显然还能够吸引非玩家群体加入到对游戏的关注与讨论中。这成为此次 《黑神话:悟空》能够获得空前关注的原因之一。 ②《悟空》的宣传语是“直面天命”,然而游戏本身并没有选择直接以《西游记》的故事开篇,而是 以“天命人”的视角切入。故事讲述了在西行结束后,齐天大圣孙悟空陨落,玩家作为“天命人”在听取 齐天大圣的故事之后,需要过关斩将,取回“大圣六识”,最终直面天命,迎来结局。无论《悟空》讲述 的故事到底是否完全成功,都让我们看到:从“西游文学”到“西游游戏”,经典的文学与叙事符号始终 会在鲜活的讲述中变化流动。 ③在取材于“西游文学”的基础上,《悟空》本身的文学表达也是可圈可点的。游戏中的作品结构、台 词脚本、人物判词、“影神图”故事以及作为民间讲唱文学的陕北说书,在解构与重述既有“西游文学”的 第 1页/共 10页 同时,进一步营造出“黑神话”基调中的新西游故事,也使得这部游戏作品本身成为了一个文学载体;而 文本、音乐、影像、玩家动作与游戏机制的交融更是成为了游戏的独特修辞,让《悟空》得以被视作特殊 的游戏文学作品。 ④从《悟空》的热度与总体口碑来看,建立现代游戏作品与传统经典文学之间的联系所能实现的传播 力度与影响效果是巨大的。从这一结果来看,《黑神话:悟空》通过借用经典文学中的情节与符号来完成游 戏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国产游戏发展及经典文学的现代传播而言都有一定的破局意义。但是,游戏中的文 学运用方式显然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与讨论的地方。 ⑤首先,是关于游戏究竟应该在何种范围内借用、改编或重述已有文学作品的问题。玩家及其他接受 群体总体上认可游戏借鉴中国优秀文学与文化传统来完成内容建构,但在游戏可运用与改编已有文学作品 的角度、尺度上则普遍存在争议。如果将游戏仅视作是玩具意义上的游戏,那么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地重 述显然不是问题,因为游戏作为游戏时值得讨论的只有它本身的游戏性高低;但如果将游戏视作文学的载 体,寄希望于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广泛传播已有的优秀文化与积极观念,那么“原著党”的顾虑自然不 无道理。 ⑥其次,游戏是否一定需要包含文学成分,又应当如何完成自己的文学表达。前者需结合游戏媒介的 发展沿革来看:曾经的国产游戏选择与文学合作,一方面是为提高“角色扮演”过程中故事表现力,另一 方面则可从艺术性的角度遮蔽其技术与设计上的短板。今日的《悟空》技术上相较于过去的国产单机游戏 已有成倍的超越,但它却仍未抛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