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8113

吉林省松原市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7601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质量检测,答案,PDF,试题,语文
    高 二 语 文 考生注意 :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 答 题 区 域 书 写 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阅读(70分) (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 .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一 :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现代化是以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为代 价的,这个进程还在延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可持续发展已 经成为全球共识,但是.仅仅依赖单个国家的努力已不足以应对全球生态危机。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设立新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街,使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从 可持续发展到全球环境治理的深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全球环境治理能帮助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和发展的双赢。其次,全球环境治理可以推动绿色技术的共同研发 与应用,促进各国产业升级,为新兴产业如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等提供发展空间。再次,全球环境治 理能够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促进全球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摘编自张东刚、林尚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材料二: 正如作者杰里米 ·戴维斯在《人类世的诞生》结论部分强调的,“人类世”并非提供一种解决人类环境问题的方 案,而是提供一种“理解现代生态灾难的框架”,让每一个关注生态问题的普通民众,即使不是气候、生物和地质方 面的专家,也能够获得一个较全面地理解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的机会。 目前青少年环保运动中甚至出现了极端化的行为,反映了民众对各国政府在全球环境治理极其紧迫的形势下 仍然争吵不休、行动迟缓的不满和愤怒。很多发展中国家认同生态环境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资本的贪婪 和运行方式剥夺了自然、异化了人,让人类从“伊甸园”堕落,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必须承担其“历史责任”,而不应 错误地将整治环境的责任转移到“所有人”身上;而有些发达国家则指责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今天有害气体 【高二3月质量检测 · 语文 第1页(共8页)】 的“排放大户”,又不愿承担减排责任,最终导致《京都议定书》第二期谈判的破产。这是"人类世"相关讨论中非常 典型的"定罪"和“法庭审判”叙事。 对2015年底成功通过的《巴黎协定》,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民众认为其自愿的、“从下至上”由各国设定各自 的减排目标,远不如《京都议定书》“从上至下”、统一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更有效率。近年来每次联合国气候谈判 大会召开前发布的各种专业研究报告,都显示目前的减排力度与实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两度之内的目标 相距甚远,并竭力呼吁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30年前大幅度提高减排目标,否则人类将面临难以预知的 灾难性后果。 这些专家的意见无疑让全球环境治理的氛围不断“升温”。 事实上,自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开 始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是无限的,而是“局限”在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限度之内,在对"二战"后整个人类社会中洋 溢的极其乐观的进步主义历史观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全面反思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收获全球认同。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