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 第十七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选择题 1.(2024广东深圳一模,4)唐朝前期,土地若因人户逃逸而抛荒,官府通常会保护逃户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严厉禁止他人“盗耕种”。到了宋朝,官府通常会将这些土地暂时代管,出租给农民耕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动 D.朝廷面临严重财政危机 2.(2025届广东惠州一调,6)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赋役合并、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对此时人评价道:“今科差于地者,不过曰计地而差,则地多之富家无可逃。然此务本之人也,与其使富商大贾逐末者得便,宁使务本者稍宽,不犹愈(较好)乎 ”该观点认为,一条鞭法( ) A.起到抑本务末的作用 B.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C.加速社会结构的解体 D.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3.(2024广东肇庆二模,6)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至雍正即位,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财政收入危机十分严重。这一现象( ) A.证明了一条鞭法弊端重重 B.说明此时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揭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 D.推动摊丁入亩政策的出台 4.(2025届广东广州天河测试,5)下图是《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最终实现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基本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 A.户籍管理的加强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高产作物的引进 D.人地矛盾的缓和 5.(2024广东揭阳八校5月联考,7)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准许各省征收国内商业税(厘金)以筹集军饷,全国无统一的课征机构及法定税率,地方自定税额,随意征收。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各省以军费浩繁为由,反对裁撤厘金。厘金制度成为清朝的一种常制。这可说明当时( ) A.列强侵略日益深入 B.政府财政倚重变化 C.中央权力下移趋势 D.地方赋税的近代化 6.(2025届广东顺德质检一,10)新中国成立前,党政部门曾决定从1949年1月起以人民币为财政税收本位币。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民间使用习惯,都以小米等物作为实物本币,如中央政府预算结算、折实公债、实物工资等方面。这( ) A.解决了通货膨胀难题 B.反映了米棉之战的必要性 C.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 D.体现了制度变革的过渡性 7.(2024广东揭阳二模,16)下表所示为1999—2003年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官方外汇储备货币中美元、欧元比例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货币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美元 71.0% 71.1% 71.5% 66.5% 65.4% 欧元 17.9% 18.3% 19.2% 23.7% 25.0% 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B.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然确立 C.美元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D.欧盟国际经济话语权增强 8.(2025届广东9月联考,4)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是一个律令制国家,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务运行细则,都是通过先后完善起来的律、令、格、式等法令条文加以规定的,并且实现了各项制度规定的高度法典化,在基层社会广泛推行。唐代政令顺利落实到乡里的基础是( ) A.保甲制 B.邻保制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 9.(2025届广东湛江10月联考,6)清代徽商董延思所在村庄与邻村河道连界,由于互争水利结下世仇,时有斗殴发生。董延思“恐多不测,于是百费周旋,合立议墨,界至分明,永杜争端,其后同邑果有因此而倾产伤命者,群服先生少年而有长者之风”。其后“每有争讼,不之官而之先生,片言立决”。这反映了清代( ) A.乡村治理观念发生转变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升 C.村民法治意识得到提高 D.基层管理模式的创新 10.(2024广东广州二模,6)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清政府始终维持着年均储量在3 000万石以上的以常平仓为主体的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