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 1.(2025届山东青岛期初,4)明初,朱元璋指出:“礼者,所以美教化而定民志。成周设大司徒,以五礼防万之伪而教之中。夫制中莫如礼,修政莫如礼,故有礼则治,无礼则乱。居家有礼,则长幼序而宗族和;朝廷有礼,则尊卑定而等威辨。”其目的是( ) A.重构国家统治秩序 B.确立儒学统治地位 C.维护宗族内部和谐 D.构建礼乐宗法制度 2.(2025届江苏无锡辅仁中学10月月考,27)明代内阁虽有首辅主持,但阁员会议时只东西向相面而坐。英宗时,李贤主持内阁,想在其他阁员中间设一“正席”,遭到另一阁员反对,引起争执,英宗得知此事后,派人在内阁值房正中放置一尊孔子圣像龛。自此,终明一代内阁再无“正席”之争。英宗此举意在( ) A.教育官员应该以和为贵 B.重新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C.警戒阁臣勿忘君主独尊 D.消弭官员之间权力斗争 3.(2025届广东佛山南海摸底考,10)清朝诸帝大多推崇明太祖朱元璋。顺治帝曾认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 ……洪武所定条例章程,规画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康熙和乾隆曾多次致祭明太祖陵。据材料可知,清朝诸帝的行为主要是基于( ) A.肯定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 B.赞扬明初抵御外来侵略行为 C.推崇明代中央集权治理经验 D.获取汉人对清朝政权的认同 4.(2025届山东菏泽期中,4)明朝法律汇编《御制大诰续编》第一篇中提到“今再诰一出,臣民之家,务要父子有亲;率土之民,要知君臣之义,务要夫妇有别;邻里亲戚,必然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说明明朝( )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法律重视维护纲常伦理 C.儒学影响深入民间D.尊卑亲疏成为量刑原则 5.(202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4)隆庆五年(1571年)二月,王崇古上奏《确议封贡事宜疏》,主张与鞑靼开展互市。最终,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贸易口岸。这一事件( ) A.缓解了明朝内陆边疆危机 B.标志明朝放松海外贸易政策 C.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针 6.(2025届山东德州期中,4)下图为《明史·张居正传》中的相关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明代( )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隆庆初,入阁辅政,力行改革,考成法行,百官惕息(恐惧)。然卒后,言路指其专擅,诏夺上柱国、太师等官,追夺谥号。 A.士大夫改革阻力巨大 B.官僚政治已经严重腐败 C.封建统治危机得到缓解 D.传统观念影响改革进程 7.(2025届江苏海安实验中学10月月考,18)下面是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临时性的诏令(特命某官入阁、入部、升迁、罢黜等)的颁行流程。这说明当时( ) A.内阁已经失去了票拟权 B.奏折制因宦官专权而被破坏 C.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专制皇权统治的进一步强化 8.(2024山东潍坊三模,4)康熙年间,知县李来章在管理粤北瑶族聚居地连山县期间,“恭撰《圣谕衍义》,置约宣讲,排延蒙师、授以小学、《孝经》,聊以云教也”。该举措旨在( ) A.推动儒学发展 B.发展基层教育 C.强化政治认同 D.缓和社会矛盾 9.(2025届江苏海安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26)乾隆时,河南遭灾荒,山西等地“富户”闻风而来,乘机将农民土地折算而去,致使“富者日益其富”;湖广地区也出现“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日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这折射出( ) A.租佃关系逐渐兴起 B.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C.社会发展潜藏危机 D.封建地权日益分散 10.(2024江苏苏锡常镇二模,5)清人洪亮吉说:“今则不然,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为士者十倍于前,而佣书授徒之馆不加增……于是士农工贾各减其值以求售,布帛粟米,又各昂其价以出市。”这反映出( ) A.商人囤货导致市场混乱 B.土地兼并威胁农业生产 C.清朝社会生产陷入停顿 D.人口压力影响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