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选择题 1.(2024山东济宁一中2月检测,6)下表为1765—1789年英国对华贸易数据变化表(单位:银两)。它反映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急于在中国拓展贸易市场的动机是( ) 年份 输入中国之 贸易额 自中国输入之 贸易额 1765—1769 1 192 915 2 190 619 1770—1774 1 466 466 2 119 058 1775—1779 1 247 471 1 968 771 1780—1784 1 301 931 2 083 346 1785—1789 3 612 763 5 491 508 A.掠夺中国原料 B.扭转贸易逆差 C.倾销英国商品 D.推进贸易自由 2.(2025届山东潍坊期中,6)英国学者在《晚清百态》中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政治参与扩大了,尤其是汉人开始占据多数。政府和被统治者就君主和官僚之间的权力平衡展开了辩论,这是宪政的基本要素。高层政治、精英文化和日常生活向全球开放,并出现国家间的相互交流”。该观点( )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C.引发了权力结构的变动 D.促进了晚清的思想启蒙 3.(2024山东济南一模,5)《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清朝官僚都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对宗藩体系崩溃的无奈B.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 C.对国门开放的深切担忧D.被迫适应近代外交体制 4.(2025届江苏扬州开学考,6)鸦片战争后,有西方人观察到“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还记叙苏南地区仍以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这一现象表明( ) A.经济分工的差异性 B.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 C.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D.美国享有对华贸易特权 5.(2024江苏苏锡常镇一模,6)下表为1875年部分通商口岸子口税单(注:子口税是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及自内地运送土货至通商口岸出口时所缴纳的一种税款,以取代货物经过各内地关卡的各种税费)发放数。由此可知( ) 开放口岸 发行税单数 货物价格(海关两) 汉口 9 219 1 954 822 镇江 13 036 3 305 037 上海 7 555 940 099 福州 2 347 311 736 厦门 1 309 378 799 A.交通变迁影响城市发展 B.内河航运居于垄断地位 C.列强经济侵略深入内地 D.政局动荡阻碍经济发展 6.(2025届江苏如皋调研一,7)晚清时期,海关出现了“常洋并立”的局面。外籍税务司控制下的海关称为“洋关”,主要征收中外商人的进出口贸易税、船钞、洋药税等,而原有清政府海关监督管理下的海关,只保留了对民船贸易征税的职能,被称为“常关”。这种“常洋并立”的局面表明( )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清王朝中央权力的不断下移 C.税收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D.清政府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7.(2025届广东部分学校期中,7)1858年5月,在与英法代表的谈判中,清朝皇帝最头痛的是外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入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条款。所以,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即使在《天津条约》签订后,也借故拖延,不肯换约。咸丰帝如此反应主要是因为上述条款( ) A.满足了英法侵略要求 B.助长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气焰 C.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 D.冲击了传统观念和统治秩序 8.(2024广东梅州一模,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在中西贸易中由出超为主变为入超为主,并且入超的数额不断扩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扩大了对外贸易范围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受西方资本输出影响 D.不断丧失经济主权 9.(2025届广东惠州一调,7)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台,新疆形势严峻,清政府发起第一次海防大讨论。李鸿章基于防范日本的重要性,强调海防建设优先,一部分官员认为塞防更急,左宗棠则提出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意见,最终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