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176

湘科版(2024)信息科技六下-7单元-活动2《自动避障护安全》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855901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自动避障护安全,活动,单元,科版,六下
    (课件网) 第7单元 第2课 (湘科2024版)六年级 下 自动避障护安全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活动目标 5 练习提升 7 拓展延伸 2 新知导入 4 新知讲解 6 开拓视野 活动日志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讨论自动驾驶伦理(如保护行人优先),知道人类是技术责任主体,客观看待智能设备的局限性,坚守安全底线。 动手搭建带传感器的小车模型,编写避障程序并调试参数,尝试扩展车灯警示、蜂鸣报警等创新功能。 能将避障分解为“感知-判断-执行”步骤,用差速转向逻辑编程控制小车转弯,通过调试参数优化绕行路径。 理解传感器在避障中的作用,知道激光测距、超声波测距获取障碍物距离的原理,感知环境数据对智能决策的价值。 02 新知导入 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行进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前方有障碍物或慢行的车辆,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避让和绕行。自动驾驶汽车也应具备这样的基本功能。那么,自动驾驶汽车是如何发现障碍物并进行避让和绕行的呢? 02 新知导入 机器更适合处理哪种类型的避障场景? 规则明确的突发障碍,例如固定物体的突然出现,机器能毫秒级响应预设方案。 02 新知导入 思考 为什么说完全自动驾驶仍需要人类制定伦理规则? 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器无法自主判断“保护行人还是乘客”等道德困境,必须由人类预设优先策略。 02 新知导入 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汽车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实时检测前方障碍物距离,当小于20cm安全阈值时,主控板触发左轮减速30%、右轮加速40%的差速转向程序,持续1秒后恢复双轮同速直行,完成闭环避障动作。 汽车自动避障需经历“传感器测距→判断转向方向→差速转弯绕过障碍→恢复直行”的完整闭环控制过程。 02 新知导入 03 活动目标 了解小车避障的基本过程。 体验编程实现自动控制避障的过程。 04 新知讲解 一、分析避障的基本过程 汽车避障的基本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判断与障碍物的距离; 2.转向绕过; 3.继续直行。 避障的基本过程 04 新知讲解 在转向绕行的过程中,汽车首先左转,然后右转,再恢复到原来的行驶状况。 开动脑筋 小组讨论:汽车怎样实现自动绕行?如何判断与障碍物的距离? 04 新知讲解 小车就像聪明的遥控车———它用前端的“眼睛”(传感器)发出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弹回来,根据回声时间算出距离(比如0.1秒≈17厘米)。当距离太近时,小车会左转绕开(左轮慢转,右轮快转,像画个半圆),绕过后再直行继续前进,就像我们骑自行车绕过水坑一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