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462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1节 第2课时 风沙地貌 喀斯特地貌--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651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练习题,同步,一册,必修,地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第2课时 风沙地貌 喀斯特地貌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完成第1~2题。 1.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甲→丁→乙→丙 4.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  ) ①多溶洞、峰林 ②地表崎岖不平 ③岩石呈深红色 ④我国西北地区广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我国云贵高原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地貌名称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风蚀残丘 风力侵蚀 B.乙—V形谷 流水溶蚀 C.丙—石钟乳 风力沉积 D.丁—石笋 流水沉积 6.图中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岸壁较陡,谷底较窄 B.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C.顶平坡陡,垄槽相间 D.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 (1)说明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和地质条件。 (2)简述峰丛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图1地区地貌景观一般会历经图2所示的四个演变阶段。据此完成第8~10题。 图1 图2 8.图1所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长江下游地区 C.西北地区 D.云贵高原 9.目前图1地貌所处的演变阶段是图2中的(  ) A.渗穴期 B.洼盆期 C.锥丘期 D.残丘期 10.形成图1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风向作用下形成的风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地区新月形沙丘发育过程四个阶段的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图示新月形沙丘发育阶段依次为(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2.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A.偏北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东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为防治风沙,当地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下列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风沙地貌 喀斯特地貌 1.A 2.C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石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当地降水较少,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风化物,并将侵蚀的物质带离原地,最终形成风蚀蘑菇,A正确,故选A。第2题,图中所示沙丘是由于风速降低,所挟带的泥沙堆积,在风力的堆积作用下形成的,C正确,故选C。 3.B 4.A 解析 第3题,读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其发育顺序为:地表水沿石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下渗(乙);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下渗和溶蚀(丙);地下水到达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进一步溶蚀形成溶洞(丁);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甲)。第4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表多峰丛和峰林,①②正确;丹霞地貌的岩石呈深红色,③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