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489

第2章素养综合练(A)--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773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地理,练习题,同步,一册,必修,图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素养综合练(A) 一、单项选择题 “矶”在地质学上称为“露头”,是指从江边向江心突出的小石山,其三面临水,形如半岛,是长江中下游的独特地貌。长江沿岸从洞庭湖附近的城陵矶至南京附近矶石众多,其中城陵矶至武汉段上段、下段矶石夹江分布,而中段无矶石分布。下图示意矶头影响下形成的河段(图1)及长江中下游矶头分布图(图2)。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影响长江沿岸南北两侧矶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①河流的顺直程度 ②河岸的岩性 ③植被覆盖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矶石处的流水作用表现为(  ) A.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侵蚀 B.迎水面侵蚀,背水面堆积 C.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堆积 D.迎水面堆积,背水面侵蚀 敖伦布拉格大峡谷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境内,峡谷两壁陡峭,由紫红色含砾粗砂岩及褐红色砾岩组成,形成于晚白垩纪,大峡谷集丹霞、雅丹地貌于一体。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峡谷岩壁的照片。据此完成第3~4题。 3.与岩壁上的“洞穴”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岩石 B.岩石、生物 C.土壤、气候 D.生物、地形 4.敖伦布拉格大峡谷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 A.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B.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C.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D.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在20世纪,户外生存者一般会利用露天柴火进行煮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侦察小分队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火灶,大大提高了野外生存能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侦察任务,下图为该火灶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火灶使用效果较好时,甲、乙两处的气流方向分别是(  ) A.向西、向东 B.向东、向西 C.向西、向西 D.向东、向东 6.为了进一步缩短煮食时间,可以适当挖低图中的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第7~8题。 7.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8.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海洋热浪是指发生在海洋中,能够对海洋生态系统持续造成影响的异常暖海水事件。研究表明,从全球海洋来看,海洋热浪在发生频率和强度上均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海洋热浪水平尺度通常可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可从海表延伸至数百米的深度,时间尺度从数天至数年。海洋热浪的形成在本质上与海表温度波动有直接关联。据此完成第9~10题。 9.从全球海洋来看,海洋热浪多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能诱导海洋热浪发生的因素有(  ) ①干热气团长久滞留 ②极地海水卷入 ③海域上升流减弱 ④海域下降流减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浒苔近些年夏季频发于黄海海域江苏、山东沿岸,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影响。下图为浒苔在风海流、潮汐及二者共同驱动的实际情况下,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读图,完成第11~13题。 11.据图分析,仅在潮汐作用下浒苔的运动轨迹为 (  ) A.a B.b C.c D.b或c 12.导致方框内浒苔运动轨迹较为密集的原因是 (  ) A.浒苔密度较大 B.南向风力较小 C.潮汐动力较弱 D.海底地形阻挡 13.浒苔最终影响的区域和人类活动为(  ) A.苏北滩涂、海水晒盐 B.日照海滨、港口建设 C.青岛沿海、海产养殖 D.烟台蓬莱、旅游观光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疏松多孔,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容重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