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503

第3章素养综合练--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619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答案,练习题,同步,一册,地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素养综合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此次地震,成都提前50秒地震预警,有的网友表示提前十多秒收到地震预警,有的则是电视提醒还有70多秒地震波到达。目前多款国产手机已内置该功能,例如某手机具体开通方法: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下图为该手机开启应急预警的一个页面截屏,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中“地震波到达前”,有关该地震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纵波,最先到达地表 B.是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是横波,能在液体中传播 D.是横波,速度较慢但破坏性强 2.此次地震应急预警提示的时长不同,长的有70多秒,是因为(  ) A.地震震级不同 B.网络速度不同 C.震中距有远近 D.震源深度大 3.家住10楼的小王收到12秒的地震预警后,地震逃生的做法正确的(  ) A.坐电梯下楼 B.走楼梯下楼 C.就近躲床下或桌下 D.打电话报警 [2024山东部分学校联考]四川岷江上游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河谷两侧与支流沟道内存在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通常进入河道,部分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影响山区河流地貌长期演化。下图为岷江干流叠溪古滑坡上、下游各30千米距离河段的纵剖面与各地貌参数的相关性关系图,据此完成第4~6题。 4.叠溪古滑坡堵塞岷江干流形成古堰塞湖对湖区沉积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湖相沉积物由交错层理向水平层理转变 B.黏土、粉质黏土向砂、粉砂沉积转变 C.搬运方式由悬移向滚动搬运转变 D.粗粒物质滞留湖心,细粒物质沉积在湖尾 5.上、下游地区河流参数指标的差异在叠溪古滑坡处开始产生分界,表明(  ) A.叠溪古堰塞湖的发育抬高了上游河流侵蚀基准面 B.堰塞湖长期的汇水影响造成上游河谷两岸与河床不断侵蚀 C.导致上游河床受到物质沉积,坡度增大 D.下游地区在后期溃坝洪水的影响下,加速了下游河道的侧蚀 6.下游的地质灾害数量和河流裂点数量均多于上游,原因为(  ) ①溯源侵蚀 ②河谷下切 ③碎屑物质的快速运移 ④前期坝体不稳定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某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寒潮降雪过程。针对此次降雪过程,河北等省级行政区开展了人工增雪作业,以缓解次年春季的旱情。据此完成第7~9题。 7.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旱情严重,其原因有(  ) ①气温回升,积雪消融 ②农业活动需水量大 ③大风频繁,蒸发旺盛 ④春季降水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华北地区3月的寒潮危害性大于1月的寒潮,主要原因是3月(  ) A.寒潮发生时气温较低 B.为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长期 C.寒潮带来干旱天气 D.多发生沙尘暴 9.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出现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图中甲地的自然地貌是(  ) A.河口三角洲 B.山前洪积扇 C.峡谷 D.台地 11.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山洪 B.沙尘暴 C.地震 D.干旱 12.防御山南麓平原地区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A.退田还湖 B.拆除库坝 C.禁止开矿 D.抽取地下水灌溉 风暴潮是强风或气压骤变对海面作用引起海水堆积,使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可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类。风暴潮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十至上千米,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关于我国风暴潮发生的时空特征推测,正确的是(  ) A.夏秋季节发生概率小 B.河口地区发生概率小 C.农历月初发生概率大 D.平直海岸发生概率大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