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育才高级中学高一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纲要下第一、二、三单元: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共45分) 1.观察下图可知,早期文明( ) A.均发源于大河流域 B.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 C.都长期沿用未中断 D.独立发展又自成体系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大多在苏美尔文明早期就已形成,这体现在:农业的产生和定居生活的开始;城市的出现与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发明等方面。这表明苏美尔文明( ) A.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B.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C.体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D.具有鲜明的原生性 3.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 ) A.王权的衰落 B.对自然的崇拜 C.文字的发展 D.对科学的探索 4.在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中,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中国都能成为一个统一和集权的君主制国家,面积不大的古希腊地区却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城邦制道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B.政治需要和主导力量 C.外部环境和文明交流 D.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 5.释迦牟尼指出,知万物“缘起”并不容易,并不是什么人都有这样的智慧可以洞悉万物的缘起寂仄,因而大乘佛法开始主张不拘泥于缘起的修行方法,以适合大众修行。在大乘佛法的的经典《般若经》中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甚深相者,即是空义,即是无相、无作愿、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寂灭、远离、涅槃义。”这一思想在印度的流行( ) A.冲击了传统种姓制度 B.促进了科技文化发展 C.推动了商业贸易繁荣 D.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 6.中世纪的西欧自由农处于多股领主势力的倾轧绞杀中,不得不投靠某一领主。其条件是交出自己的土地所有权,再以佃农身份将土地租回耕种,并交付地租,履行义务。这反映出当时( )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封臣对封君有经济义务 C.农奴的经济负担重 D.封建制度助推庄园发展 7.14世纪以后的中世纪西欧农村,以往农民向领主缴纳的人头税改成了直接税,须上缴给国王。1439年,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发布国王令,规定除了贵族所属领地的年贡及征集军队之需,贵族不得征收人头税等税项。这些变化旨在( ) A.打击割据势力 B.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C.加强中央集权 D.增强国家实力对抗教皇 8.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 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 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9.大化改新百余年后,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这反映出( ) A.土地买卖之风盛行 B.庄园经济开始形成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幕府统治趋于瓦解 10.阿拉伯帝国成立之初,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指出:“知识好比阿拉伯人失掉的骆驼,无论在哪里发现,都要把它牵回来。”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也强调:“你们应当自摇篮学到坟墓。”这( ) A.维系着帝国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B.成为阿拉伯多元文化的精神动力 C.满足了帝国辽阔版图的人才需求 D.为近代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借口 11.15世纪末,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源是( ) A.传统商路受阻 B.商品经济发展 C.香料贸易需求 D.宗教热情高涨 12.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辣椒传入中国,迅速在西南地区广泛种植,融入当地饮食文化,与此同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