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60665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课件(36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17348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9课
,
对外开放
,
教学课件
,
36张
,
PPT
,
2024-2025
(
课件网
) 第9课 对外开放 (1)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并理解其加入的作用。(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对比多种教学素材,使学生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在运用地图了解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方法。(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认识改革开放史实我国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背景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百度数据:1978年我国人均GDP在有数据的137个国家里排名第135位,仅领先尼泊尔和索马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根据材料,概括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闭关国衰,开放国兴。 2.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资金、技术等)。 3.顺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走出去 引进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邓小平在美体验模拟航天飞行;乘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即打开国门,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名词解释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个经济特区。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 (1)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2)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3)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建立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在3 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在5 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第二条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七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经济特区到底“特”在哪里?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4月邓小平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代表 70年代从香港的山头俯瞰深圳宝安县 19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2025-03-31)
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2025-03-31)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17张PPT)(2025-04-01)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3-31)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二模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3-3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