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0679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课件(36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1506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历史,初中,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道:“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道路”是什么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什么道路? 概念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指导 确立 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 八年级历史下册 | 第10课 | 第三单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了解南方谈话的背景和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01 第三单元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理论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明确提出———十二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基本形成———十三大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时间:1987年 内容: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基本形成———十三大 时间 发展 1990年底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956年底 达到 小康水平 达到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 解决 温饱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