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0708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课件(共36张PPT+视频)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53198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视频,八年级,历史,初中,编版,学年部
  • cover
(课件网) 科技文化成就 第18课 (1)通过时间轴和表格,梳理不同新中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了解“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概况,分析研制成功的意义;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学习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 第一篇章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最初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两弹”现即指:一弹是指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含义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2.背景 中国为何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1953年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 ———唐国东《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国际形势:加强国防力量 国防需要:维护国家安全 客观要求:提高国际地位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3.困难 金银滩草原模拟场景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成为影响全局的揪心问题,人民口粮严重短缺。……到1960年,灾情更加严重。全国受灾面积达到 9 亿多亩,占全国 16 亿亩耕地面积 一半以上。 ———转自:《周恩来总理为解决困难时期的粮食问题呕心沥血》,《中华魂》2019年第8期,第43页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将重要图纸资料全部带走,并停止提供原来订购的配套设备,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陈广胜,王翠主编:《中国历史》,河南大学-出卷网-,2013年,第330页 设备落后 经济困难 缺技术、 缺人才 环境艰苦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4.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7年 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64年 1970年 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 第5个独立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国家 第4个自己研制 氢弹的国家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5.精神 无私奉献 热爱祖国 自力更生 勇于攀登 大力协同 艰苦奋斗 阅读课本第91页两则《人物扫描》,这些科学家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5.精神 “两弹一星”元勋 国家 原子弹用时 从原子弹到氢弹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