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1月高考浙江历史真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王国维研究,手定周制者,“实惟周公”。史谓,周公“敬天保民”,“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据此分析,西周礼乐制度的中心点在于 A.天 B.地 C.人 D.法 C 礼乐制度:维护(人类)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回归教材:选必3第1课 2.大运河开凿之始,其形犹如一张弓,随时空流转,运河变为不再走弓背,而是“裁弯取直”,直接走弓弦。这一条运河,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裁弯取直”的变化是在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C 回归教材:纲要上第11课 西门大官人的家乡:大运河取直后的沿岸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3.清末北京竹枝词云:“巨舰飞来瞬息中,未从江海鼓腥风。全亏诸老能调护,半壁东南保障功。”时人谓:“沿江沿海安堵如故,皆张(之洞)、刘(坤一)二制军调护之力。”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该事件 A.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推动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C.深刻影响洋务运动自强政策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东南互保 东南各省地方督抚不服从中央命令; 百姓只知地方督抚,不知中央朝廷。 A 符合题意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与材料无关 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 与材料无关,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并未与列强对抗 回归教材:纲要上第18课 6月21日朝廷宣战之时,东南部的省级官员———广东李鸿章、南京刘坤一、武汉张之洞和山东袁世凯———致拒绝承认其有效性,坚持认为它是一个乱命、未经皇室适当授权的非法诏令.....长江流域总督张之洞和刘坤一与上海的外国领事达成一项非正式的协定,大意是:作为省里的最高权威,他们将保护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并在他们的管辖区内镇压拳民。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当代中国有抟土造人说,在古代世界某地区也有泥巴发明说,人们制作的泥偶雕像、刻划的符号生动有趣,如在泥板上用“ ”符号代表食物、面包,并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该地区位于 A.东亚 B.西亚 C.南美 D.北非 回归教材:纲要下第1课 楔形文字 B 5.有学者认为,在某些方面,希腊化文明的贡献就在于保存之功。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古典希腊的文学、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人们今天看到的版本。下列传世著作能体现希腊化时代“保存之功”的是 A.《摩诃婆罗多》 B.《荷马史诗》 C.《查士丁尼法典》 D.《伊戈尔远征记》 B 古代印度文明成就,与材料无关 符合题意 拜占庭帝国文明成就,与材料无关 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与材料无关 回归教材:选必3第11课 6.下图所示漫画,“地球修理工”满脸忧愁地看着引擎盖下面频发的“山火、飓风和海啸”而无从下手,该漫画意在说明 A.能源危机严重影响着全球化的进程 B.国际社会消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C.交通安全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 D.生态环境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事态的严重性 生态环境问题 D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目设问,该选项为漫画的表面现象,并非漫画反映的寓意 表述有误,山火、飓风和海啸为传统安全威胁 材料未体现 设问角度:理解漫画寓意 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上的一个明显现象是学术从“学在官府”的制度体系里脱离出来,文化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