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2770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6434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统编,七年级,法治,道德,初中
  • cover
(课件网) 11.2 犯罪与刑罚 政治认同: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道德素养:维护法律尊严远离犯罪。 法制观念: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健全人格:与违法犯罪斗争到底。 责任意识: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犯罪的含义、特征。 难点 刑罚的分类,理解刑罚的作用 情境一: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 情境二:马某要求中途下车被拒绝后,抢控公交车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 情境三:汪某将一件禁止出口的青铜器出售给一个外国人。 导入新课 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点拨: 行为性质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 境 一 刑事违法行境为;属于盗窃罪。 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点拨: 行为性质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 境 二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妨害安全驾驶罪。 刑法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 境 三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 刑法规定,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思考:刑罚有何作用? 1.刑法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对违纪违法问题,要始终保持 “零容忍”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无论是黑恶势力 等违法犯罪的“保护伞”还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习近平 金句来“习” 某公司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收购、加工并销售不合格菜籽油至学校,某县市场监管局经调查后对该公司作出 没收不合格产品并处罚款 的行政处罚 。 同时,因该行为危害公共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法定代表人周某被法院以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判处单处罚金6万元 。 案例分享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与行政违法双重责任 思考:为何同一违法行为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行政违法认定 :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生产经营许可的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 犯罪认定 :因产品不合格且流向公共领域,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构成《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处罚独立性 :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在刑事程序启动后未被撤销,刑事判决亦未涵盖行政责任,体现行政与刑事责任的并行处理原则 。 思考:犯罪有何特征? 点拨: 2.犯罪的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虽然有着严格的界限,但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