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 观念 开普勒 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太阳处在 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 开普勒第三定律 所有行星轨道的 与它的 的比都相等。其表达式为=k,其中r代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 的常量 万有引 力定律 内容 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它们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成反比 表达式 F=G,其中G叫作引力常量 引力常量 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实验推算出引力常量G的值。通常取G= N·m2/kg2 宇宙 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7.9 km/s 航天器在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11.2 km/s 在地面附近发射航天器使其挣脱 引力,永远离开地球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16.7 km/s 在地面附近发射航天器使其挣脱 引力束缚,飞到太阳系外的 地面发射速度 科学 思维 理想化处理 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运动时,太阳的作用可以忽略 把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处理 模型建构 由“称量”地球的质量的方法过渡到称量中心天体质量 由地球宇宙速度的求解过渡到其他天体宇宙速度的求解 科学 探究 1.通过观察星体的运动现象,提出运动、受力与动力学有关的探究问题 2.经历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推导和“月—地检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理论分析、实验观测和验证结论等探究思维能力 3.能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合理性的假设和大胆的推广,探究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 科学 态度 与责任 1.体会科学家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诚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了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要遵守学术道德和科学规范,加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1 (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 km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通过直播画面可以看到,在近地圆轨道上飞行的“天宫二号”中,航天员可以自由地漂浮,这表明他们( ) A.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近似为零 B.所受地球引力与飞船对其作用力两者的合力近似为零 C.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近似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小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 例2 (2023·广州市高一期末)作为国家战略性时空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为交通、金融、通信、能源、电力等国民经济命脉提供准确的时间和位置信息。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P、Q、M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虚线圆是P、Q卫星轨道的包围圆,其中P是地球同步卫星,则这三颗卫星( ) A.卫星Q也可能相对地面静止 B.卫星P的角速度大小大于卫星M的角速度大小 C.卫星Q的线速度大小小于卫星M的线速度大小 D.地球对卫星P的引力一定等于地球对卫星Q的引力 例3 (多选)(2024·广东省高一检测)有一颗与地球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同步卫星同方向绕地球运行。已知它的运行半径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地球自转周期为T0,则( ) A.该卫星运动周期为 B.该卫星运动周期为 C.该卫星每隔在赤道上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一次 D.该卫星每隔在赤道上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一次 例4 (多选)(2023·深圳市高一期中)中国预计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