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3925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22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44857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对外开放,课件,22张,PPT+,内嵌
  • cover
(课件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_____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起点: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标: 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原因:①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②闭关自守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 ③吸取新中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开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 4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观察经济特区的分布特点,思考为何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邓小平 中央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划为经济特区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此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予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1980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也就是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部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P45知识拓展 【思考】经济特区“特”在哪?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②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③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特”: P42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意义 材料: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意义(P43):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根据材料,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意义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77年 1978年 1980年 1984年 1985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阅读课本P43-44,梳理对外开放的历程 对外开放领域纵深推进 (开放沿江、沿边、内地城市) 开发上海浦东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成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建立经济特区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出国访问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五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速记:“山猪下深海”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开发上海浦东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汕头,因为它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浦西 浦东 开发上海浦东 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极大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