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4020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教学设计【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821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治,道德,七年级,学年,2024-2025,教材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的第一框内容。教材系统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等思想理念,阐述了其内涵、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承这些思想理念,增强文化自信。教学时可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感悟其现代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内化与践行,为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社会现象和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思想理念的深层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能力尚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有较高的兴趣,但缺乏系统性认知,对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革故鼎新”“惠民利民”等核心思想理念的认知较为零散,缺乏对思想体系及其历史延续性的深入理解。因此,在学习“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这一课时,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思想理念的深刻内涵和现实价值。 三、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感受思想理念魅力,将其转化为道德准则,树立传承意识,践行仁爱、诚信等传统美德。 健全人格: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思想理念,培养乐观坚韧、包容开放的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发展。 责任意识: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向身边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出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晰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思想理念特点,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看一段有趣的视频。(播放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相关视频)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贯穿南北,不仅是城市的脊梁,更蕴藏着古人“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凸显“居中而治、以中为尊”的理念,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还有很多像这样内涵深刻的思想理念,它们从古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这些思想理念具体有哪些?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 、新课讲授 案例分析:2024年,全球首台量子引力仪诞生,我国科学家团队突破传统,让量子技术与引力测量结合,开辟全新研究领域。这一成果背后,正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理念的生动体现。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科技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一直推动着社会发展。那这些思想理念还有哪些,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总结(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理解、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③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内涵讲解: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案例分析: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图片和资料,介绍其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组织学生讨论“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内涵讲解:中华民族倡导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