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7018

10.1溶液的酸碱性随堂练习 (含解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544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1,溶液,碱性,随堂,练习,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1溶液的酸碱性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在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60%的某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用电导仪测得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假设所有稀溶液的密度均为) 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于溶液pH一直变大,可知烧杯中碱性物质的浓度不断变大 ②从B→C→D烧杯中溶质质量变大 ③该实验还可增加其他测量仪器来证明中和反应放热 ④取B点物质,加入某物质产生气体,该气体一定是 ⑤A、B、D点时溶液中都只有一种溶质 A.①③ B.③⑤ C.②⑤ D.②④ 2.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地酸雨的pH为 A.4.8 B.5 C.5.8 D.7 3.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是 A.苏打水8.4-9.3 B.84消毒液11.0-12.0 C.鸡蛋清7.6-8.0 D.葡萄汁3.5-4.5 4.如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液体 血浆 胰液 胃液 胆汁 pH 7.35~7.45 7.5~8.0 0.9~1.5 7.1~7.3 A.血浆 B.胰液 C.胃液 D.胆汁 5.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 pH 如下: 物质 柠檬汁 樱桃 纯水 牛奶 红豆 pH 2.0~2.5 3.2~4.1 7 6.3~8.5 10.2~1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6.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食盐水 B.石灰水 C.柠檬水 D.蒸馏水 7.现要测定某溶液pH,使用pH试纸时若事先用水把试纸润湿后再测pH,则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相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二、实验题 8.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收集20mL、60mL、100mL的CO2气体。向三颈烧瓶中分别注入100mL蒸馏水; ③连接仪器与装置,打开电脑相关软件,点击开始采集数据按钮; ④打开止水夹,分别将三支注射器中的CO2气体全部缓缓地挤入蒸馏水中; ⑤待数据稳定后,缓慢振荡反应容器约20s,待数据再次稳定后停止采集。三次实验综合得到如图2所示图像。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为(忽略活塞的摩擦阻力):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活塞缓缓向上拉一段距离,松手后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a曲线对应注入的CO2气体为 (选填“20”、“60”或“100”)mL。 (3)实验时间约在100~120s时,三条曲线均有明显下降,其对应的实验操作为 。 (4)实验时间约在120s后,三条曲线均逐渐回升,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三、科学探究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家用某品牌发酵粉进行探究。 活动一:定性研究 (1)小星通过观察标签知道这种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为测定发酵粉溶解形成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发酵粉加适量水溶解,在室温下用pH计测得所得溶液pH为8.2,说明溶液中除、外,一定含有 (填离子符号)。 (2)小静对碳酸氢钠固体溶解过程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使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得不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由图可知,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 热量,影响溶解过程温度变化程度还与 因素有关(答1点即可)。 活动二:定量测定 小燕设计了如图3装置,测定该发酵粉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发酵粉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3)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 (4)小燕取15.0g固体样品和足量稀盐酸置于装置A中,打开活塞,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6.6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小组同学围绕实验中产生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误差进行分析,形成两种不同意见。请分别写出产生偏大和偏小两种误差的原因和导致结果 。(经检测装置气密性良好) 活动三:拓展延伸 小林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