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7075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课件+ 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1838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3课
    23.祖先的摇篮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 教案设计者 教学内容 23 祖先的摇篮 上课时间 月 日 节 总课时 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同时渗透对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正确认读七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表达素养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仿照课文第二、三小节编儿歌,想象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快乐生活的场景。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解决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本堂课是围绕“读”展开教学的,采用 “朗读———感悟———想象———再感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揣摩,体验感悟。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五、作业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文,将课文读熟。2.收集描述原始森林的风光。 达标作业 能正确书写生字并组词。 挑战自我 能背诵课文,仿照课文第二和第三小节编儿歌。 六、板书设计 23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摘野果 逗小松鼠,          掏鹊蛋    采野蔷薇 和野兔赛跑 红蜻蜓,看蘑菇打伞 逮绿蝈蝈  七、教学过程(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所用时间及课件序号) 第 一 课时 教学环节(标注时间)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智慧激趣 诱发活力(5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摇篮)你们小时候睡过摇篮吗?睡过。摇篮就像小婴儿自己的家,温暖舒适。老师这还有一首有关摇篮的儿歌,我们一起看。请大家默读这首儿歌。(课件)我们的祖先也有自己的家,也有自己的摇篮,你们知道它们的摇篮在哪吗?原始森林。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去感受我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是———的摇篮。 合作交流,彰显活力(15分钟) 把检字环节设计为小组内完成,并合理利用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1.细心的孩子会发现,我们的课题里有一个生字宝宝。找到了吗?(祖)出示生字和词语 谁来当小老师?怎样记住它?你们能用祖字来造句。“祖”也是我会写字,谁来提醒我们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生说),真会观察。咱们一起来写一写。现在就让我们拿着叩开原始森林的钥匙,走进原始森林。检查预习读书情况,一边听,一边思考:仔细听课文朗读,想一想面对原始森林,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惊叹?老师示范朗读。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老师,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惊叹?这句话有个语气词,啊,为了更好地表达出感叹的语气,我们把它读成na。这是多大的摇篮哪?全班读,指名读。 “祖”正音,组词,提醒书写注意事项。第一画,起笔要在左上格,竖的起笔在横中线上。点的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边的且得第一笔。和左边的横撇得很一样高。第一短横在横中心上,第二短横在中心下,最后一笔长横一定要穿插到左边去书写、展示(生回答;你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目标1 自主探究,发掘潜力(3分钟) 通过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的感知。 出示课件,齐读(那浓郁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这句有个四字词语,生(一望无边),什么叫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望不到尽头。)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一望无际的浓郁的树荫。还仿佛看见了一望无边的什么?指名说。(云海、野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