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6816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巩固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659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北师大
,
学生
,
教师
,
测试
,
巩固
,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巩固测试 一、选择题 1.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 ”。下列人物属于明清时期民族英雄的是 ( ) ①岳飞抗金 ②文天祥抗元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认为这个挽联要称颂的民族英雄是谁( ) A.文天祥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岳飞 3.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于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它的对手。”下列事件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郑成功收复台湾 4.“开辟荆榛逐荷夷”,我国古代立下的这一伟大功绩的民族英雄是( ) A.张骞 B.魏征 C.郑成功 D.渥巴锡 5.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6.下列不属于殖民者向东方扩张势力的是( ) A.日本倭寇侵扰东南沿海 B.沙俄占领雅克萨 C.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D.荷兰盘踞台湾 7.以下历史人物中,若按斗争对象看,明显有别于其他三人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辛弃疾 8.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省 9.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 (指日本) 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0.“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左宗棠 11.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中俄历史上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12.郑成功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了民族英雄的淡泊名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精神品质,这位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郑和 C、郑成功 D、戚继光 14. 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 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 ) A.荷兰 B.日本 C.沙俄 D.葡萄牙 15.“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郑和下西洋 D.中俄雅克萨之战 16.关于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正确选项是( )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 ① ② B.① ② ③ C.② ③ D.② ④ 17.第一次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的条约是(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法《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18.郑成功曾在今漳州铜山水寨造船练兵,筹粮募饷,准备收复台湾。当时侵占台湾的是( )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19.“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的是( ) A、葡萄牙殖民者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2025-10-14)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