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8224

【新课标】3.2 八颗行星 课件(37张PPT)+素材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8次 大小:77581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八颗,行星,课件,37张,PPT
    (课件网) 3.2 八颗行星 第三单元 宇宙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知道八颗行星排列顺序,对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有直观认识。 科学思维:能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材料建立相对位置关系模型。 探究实践:培养学生数据意识和实证意识,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有一定距离。 态度责任:用宏观的视野去看待宇宙,对宇宙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科学聚焦 01 太阳系八颗行星有哪些?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呢? 地球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科学聚焦 八颗行星之间是这样均匀分布的吗? 科学聚焦 科学探索 02 1.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 阅读表格,你从这张表中知道了什么?可以利用它们做些什么? 科学探索 1.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 a.根据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数据找到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 b.根据八颗行星的赤道直径数据找到“最大”和“最小”的行星。 科学探索 2.给八颗行星排序 结合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给八颗行星排序。 方法1:按太阳的远近(近→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行星 水星 火星 金星 地球 海王星 天王星 土星 木星 方法2:按直径的大小。(小→大) 科学探索 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 准备材料 三条纸带 剪刀 双面胶 科学探索 活动步骤 ①以小组为单位,先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缩小10000倍(万千米) 水星 5800 0.58 金星 10800 1.08 地球 15000 1.50 火星 22800 2.28 木星 77800 7.78 土星 142700 14.27 天王星 287000 28.70 海王星 449600 44.96 科学探索 ②取三张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长纸带上有多少条折痕? 科学探索 ③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画在纸带上。 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保证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 科学探索 ④制作好后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贴在黑板上。 科学探索 ⑤观察黑板上的纸带模型。对比我们的模型和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有何不同? 科学探索 我们发现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很大,并不像教科书示意图上那样均匀分布。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科学研讨 03 观察全班同学制作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同时对比教材中的示意图,有什么新的认识或问题? 科学研讨 科学拓展 04 1 拓展 使用工具查找木星资料,观察木星。 科学拓展 课堂总结 05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06 一 填空题 1.太阳系中有  八  颗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地球是第  3  颗行星。 2.在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是  火  星,我国的探测仪器“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该行星成功着陆并进行探测工作。 八 3 火 课堂练习 二 判断题 1.太阳系的所有行星,我们肉眼都观察不到,必须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 ( √ ) × 2.观察星空时,发现木星相当巨大而又明亮,所以木星是光源。 ( √ ) × 点拨:木星自身不会发光,木星不是光源。 课堂练习 3.太阳系中,体积越大的行星离太阳越远。 ( √ ) × 点拨: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而距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 课堂练习 三 选择题 1.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星球是( C )。 A.木星 B.海王星 C.太阳 2.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太阳系有九大行星 B.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C.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C A 课堂练习 3.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 A ),离太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