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交流等方法,经历分数意义的理解与概念构建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3.通过创设互助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分数的产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学具准备:1个圆片、1分米的线段、4支彩笔、8颗磁扣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唤醒经验 (一)回顾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已经知道当平均分一个物体时得不到一个整数,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 师:(出示):你知道 各个部分的名称吗? 生: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4是分母,1是分子。 (二)理解1/4的含义 师:(追问)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1个东西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 。(引导学生说) 师:看来大家对它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分数的意义) 自主探究,建构意义 活动一: (一)创造 ,初步感知一个整体 1、课件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家课前创造的,这是谁的作品,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表示出它的 ? 生:我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这样的1份,就是这个圆形的 。(注意关注语言的严谨,平均分、这个圆形的) 师追问:3个同学都说的很好,大家有没有疑问?老师有个疑问,想请大家帮我解答。前面一个圆片的 是圆片里面这1小块,1条线段的 是线段里面这一小段,把4支彩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支彩色笔,为什么1一支彩笔也可以用来表示呢? 预设:生:因为原来平均分的是一个东西,现在变成了4个东西。 生:因为原来是把1个东西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一份肯定不够1个;现在的4支彩笔如果也看成一体,那这1支彩笔就是里面的一部分了。 2、初步感知一个整体 师:说得真好,原来平均分一个物体,现在是4支彩笔,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为了看的更明显,咱们可以用一个圆圈把它们圈起来(圈划),是不是更像一个整体了?把4支彩笔看成一个整体,再平均分成4份,1份是这个整体的 。 师生总结:ppt动态展示:把4支彩笔看成一个整体,再平均分成4份,1份是这个整体的 。 师:老师检查大家的课前作业,发现④号材料普遍遇到了困难,现在有了4支彩笔的经验,相信大家应该有了新的思考。现在我们一起来利用8个圆创造一个 。 师:我把8个圆看成一个什么呀,平均分成几份呢, 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预设: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对比辨析,理解单位“1” 师:(出示4幅作品),刚才咱们创造了4个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不同点,平均分的东西不一样,每一份也不一样。 师:能不能详细说说? 生:平均分的有一个物体,也有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师:哦,一个物体,比如一个圆片;1分米,我们称为一个计量单位;多个物体,像4支彩笔,8颗磁扣,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整体 。(板贴:1个物体,1个计量单位,1些物体)。1个物体,1个计量单位,1些物体我们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如果用一个自然数表示这个整体,你觉得应该用哪个数? 生:1。 师:这个1和一年级学的1,意思还一样吗? 生:不一样了,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很多个东西组成的1个整体。 师:看来这个1可厉害了,包含的意思更丰富了,我们给这样的1加上引号,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除了1个圆片、1条线段,4支彩笔、8个圆,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进行平均分? 生:1箱苹果、全班同学、一块黑板、1平方米。(师追问) 师:对,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其实,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