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36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日期:2025-04-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868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由分到数,触摸分数的实质 --—《分数的意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们高年级组说课的主题是《由分到数,触摸分数的实质》,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我们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教学阐释。 一、课标解读 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属于新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主题下的数的认识,课标中对于数的认识有以下的要求,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而课标对本节课有如下具体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感悟分数单位,让学生在数感上实现由整数到分数的“均分”本质的认知。 二、教材分析 挖掘要素关联,把握知识进阶脉络。纵观整个小学,分数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不同学段之间,内容相互关联,螺旋上升。在内容编排上,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本册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为主干进行教学。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学生对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从教材的呈现来看,本节课的核心是要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以及对谁是单位1,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要掌握到位。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核心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借助操作、直观的方法初步认识了分数,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于有多个数量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还比较陌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学生的思维还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未能建立由平均分到单位“1”再到分数单位的递进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增强数形结合,通过动手操作等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及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将从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多个维度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并理解分数单位。 2.在探索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数感。 3.学生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其中,理解单位“1”和认识分数单位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说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法,通过动手操作,在动中学、做中悟,并在活动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我们把整节课设计为四个部分,即1回顾旧知,唤醒经验。2自主探究,建构意义。3梳理建构,借助单位“1”沟通整数、分数。4梳理回顾,升华提高。 (一)回顾旧知,唤醒经验 开门见山,直接课件出示分数1/4。提问学生这个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回想起平均分和分数的各个部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完成旧知与经验的对接,很快地过渡到对新知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建构意义 本部分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 1、多元表征,初步感知一个整体 利用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前完成学习单一。学生用学具或者给定的素材,分一分,涂一涂,自主创造出,并在课堂上展示汇报。初步感知一个整体。 对比辨析,理解单位“1”,构建分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4幅作品,让学生对比辨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通过4个素材的对比,让学生感知被平均分的对象其实是十分广泛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等,从而抽象出单位“1”,再通过单位“1”的平均分和取不同的份数,水到渠成地归纳总结出分数的意义。 3、自由创造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请你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分数,并试着说一说它的含义 通过创造不同的分数,学生在充分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