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板 陶渊明 活 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其中,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素养目标 1.借助注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为”、“就”、“印”、“以”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活字印刷术及其主要特点。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开拓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知人论世 壹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钱塘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后退居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作品介绍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 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知识链接 毕昇(972年-1051年),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毕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未及推行即卒。 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知识链接 雕版印刷: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一下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术”。 文体常识 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泥活字 整体感知 贰 朗读文章 初读文章,要求: 1.大声朗读,洪亮清晰; 2.字音准确,节奏明确; 3.抑扬顿挫,韵味悠然。 昇( ) 薄( ) 唇( ) 和( ) 炀( ) 砥( ) 更( ) 瞬( ) 旋( ) 韵( ) 贮( ) 粘( ) 燔( ) 沾( ) 予( ) 以纸帖之( ) shēng báo chún huò yáng dǐ gēng shùn yùn zhù zhān fán zhān yú xuán tiè 文体常识 1.内容的严密性: 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 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