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字名章我制作教学设计 课题 数字名章我制作 单元 制作徽章与印章 学科 小学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以数字篆刻艺术为载体,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教育,构建了"工具认知-实践操作-文化理解"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教材结构层次分明:开篇通过学生对话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印章艺术的文化认知;主体部分以《画时印章》软件为操作平台,通过"界面认知-模板运用-集字创作-效果处理-输出应用"的阶梯式任务设计,将传统篆刻的章法布局、字体选用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视化操作流程,既保留传统艺术精髓又降低技术门槛。知识角模块深化学科内涵,通过软件研发背景和篆书应用原理的阐释,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教材编排注重实践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数字工具应用能力的同时,渗透印章艺术的审美意趣,通过虚拟印章制作与实体刻印的衔接,建立数字创作与现实应用的有机联系,充分体现STEA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整合特点。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数字工具在传统艺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篆刻艺术创作效率与表现形式的提升价值。计算思维:将传统篆刻的章法布局、字体选择、效果处理等抽象艺术规则转化为可操作的数字化步骤,系统性解决印章创作中的布局优化与效果生成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熟练操作《画时印章》的模板、集字、效果等功能模块,结合个人审美完成个性化姓名章设计。信息社会责任:在印章制作中严格遵守数字资源使用规范,尊重软件字库的版权属性,避免未经授权的字体与模板滥用。 重点 理解模板选择、集字操作、文字调整及效果添加的流程,能独立完成姓名章的设计与输出。认识朱文、白文的艺术特征,学会根据模板合理布局文字,正确选用篆体字库中的字体。 难点 在有限印面内调整文字大小、位置和间距,实现传统章法的数字化呈现(如四字布局的均衡性)。理解书法篆书与数字篆刻的差异,通过软件工具模拟刀刻效果时兼顾艺术性与技术性。根据需求选择PNG格式参数(如分辨率、背景透明化),确保数字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适配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喜欢篆刻的同学在学习刻印技术与方法时,往往要比前人轻松很多。因为有了可以模拟真实篆刻手法和效果的刻印软件和三维作品创作软件,能够便捷地引领我们学习和使用。活动任务1.通过利用《画时印章》、Cura、3DOne等软件,制作个性印章和徽章的学习过程,学习初步的刻印技术与知识,体验有关的过程。2.用心观察印章和徽章的外形样貌,并学习了解有关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要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实践、协作创新。3.活动安排活动流程主要任务第8课认识《画时印章》软件,并用来制作自己的姓名章第9课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印章第10课认识切片软件的主要功能,并能够用来制作三维徽章模型第11课认识简单三维设计软件的功能,并能够用来制作三维印章模型 了解单元学习的主题即制作徽章与印章及本单元的活动任务和活动安排。 通过教师简要介绍,学生了解本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情境创设A:我想制作一个姓名印章,用来印在自己的图画作品里,应该怎么做呢 B:这个很简单!可以用刻印软件制作。这一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制作自己的名章吧。姓名印章一般分朱文和白文(图8.1)。朱文也称阳文,白文也称阴文。通常,一幅书法作品上要印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并且两章的大小要相宜。《画时印章》是一款简单易学的刻印软件,它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传统的刻印艺术创作,逼真地模拟了篆刻的常用工具,满足了人们在数字书画作品上盖章压印的需求。如果你不擅长甚至不会刻印所需的各种字体也没关系,利用刻印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