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0398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专题练--第9章 基因的本质(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641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答案,本质,基因,9章,全国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专题过关检测练 1.(教考衔接:必修2第3章第4节信息P5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D.流感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2.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RⅠ、RⅡ、RⅢ),R型菌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SⅠ、SⅡ、SⅢ)。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细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到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该实验中的甲菌应为R型细菌,乙菌应为S型细菌 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 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 3.“θ”型复制是某些环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从环状双链DNA特定的复制点开始,以正负两链为模板双向进行,正(+)链膨大,负(-)链内陷,形成像希腊字母“θ”的形状。一条新生子链沿母链(+)内侧延长,另一条子链沿母链(-)外侧延长,当延长到一定长度时,通过相应酶连接成闭环,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该过程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连接酶等 B.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闭环前,每条子链的3'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正链膨大,负链内陷”过程中氢键断裂不需要消耗能量 4.DNA复制时,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些小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长链),称为后随链。复制过程中,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发动新链的合成,只能催化已有链的延长,因此DNA合成是由RNA引物引发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前导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与之相反 B.前导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等于后随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 C.图中所示的“空白”区域可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新链来填补 D.图中引物的合成方向为5'→3',该过程需要在R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 5.(创新考·DNA变性与数学模型结合)DNA分子的碱基具有吸收260 nm波长光的特性。当DNA两条链碱基紧密连接时,吸光度偏低;两条链分离时,吸光度升高,因此DNA变性可通过DNA溶液对260 nm波长光的吸光度来检测。肺炎链球菌DNA的变性曲线如图所示,吸光度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T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会破坏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使DNA变性 B.A、T碱基对所占比例越高的DNA,变性曲线中Tm值越高 C.加热至约70 ℃时DNA两条链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分离 D.利用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先将DNA变性 6.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含有a个腺嘌呤),其复制过程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利用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φX174侵染宿主细胞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复制时,所需的尿嘧啶核苷酸来自宿主细胞 B.滚动复制n次后提取DNA进行离心,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轻、中、重3种条带 C.若该正链进行图示复制最终产生4条正链DNA,则共消耗游离的腺嘌呤3a个 D.若噬菌体φX174的正链中嘌呤所占的比例为b,则负链中嘧啶所占比例也为b 7.某DNA片段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碱基序列为5'-AGTCG-3'。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其变化是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