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一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 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体系 重构建 01 一、黄赤交角 1.图中甲表示_____,乙表示_____,α和β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___。 2.α的度数为_____。 3.当太阳光线与甲平面平行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β 66°34′ 赤道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根据上图所示,A点代表的节气是_____,日期为_____前后,太阳直射_____。D点代表的节气是_____,日期为_____前后,太阳直射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处在图中E点的位置时,济南市此时的季节为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处在图中F点的位置时,济南市此时的季节为_____。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春季 秋季 三、时差 1.读图,完成以下内容。 (1)写出下列地点的地方时:A:_____时、B:____时、C:_____时。 (2)此时济南(37°N,117°E)的地方时是_____,区时是_____时。 16 16 22 15时48分 16 2.特殊地方时 3.日期的变更 请写出图中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是如何变更日期的。 提示:从国际日界线西侧进入东侧,日期减一天,相反则加一天;从自然日界线西侧进入东侧,日期加一天,相反则减一天。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1.甲图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___,乙图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___。 2.A地的昼长是_____小时,B地和C地昼长较长的是___地。 3.地球运动从甲图至乙图的过程中,北半球地区昼长的变化规律是_____。 夏至 冬至 16 B 越来越短 4.在下图中绘制甲图中的晨昏线(标注晨线或昏线)。 提示: 五、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a=_____-两点纬度差(两点:指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 A地正午太阳高度 B地正午太阳高度 甲图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乙图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地球运动从甲图至乙图的过程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66°34′ 43°08′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90°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越来越大 高频考点 精研析 02 1.(2024·山东卷)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右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题。 F岛的位置可能是( ) 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 考点一 时间计算 √ [思维流程] [我的解答]___ A 2.(2022·江苏卷)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 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1)~(2)题。 (1)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2)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 A.9:40 B.10:10 C.10:40 D.11:10 √ √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我的解答](1)___ (2)___ C C 1.时间计算“三类型” (1)材料表述类题目的时间计算 (2)日照图类题目的时间计算 ①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0时、6时、12时、18时的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下图); 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或时区差; ③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3)行程类题目的时间计算 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下列关系进行解答。 因此,计算公式为:降落时B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