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 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重要影响。 目录 壹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贰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叁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肆 习题检测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壹 核心概念 民族民主运动 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1)民族运动: 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推翻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 (2)民主运动: 推翻国内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争取政治民主的运动。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原因 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促进了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亚洲士兵和劳工在一战中为宗主国参战,接触民主思想后,意识到殖民统治的不公。 ———《世界史·现代史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这使得他们能够利用在战争中所熟习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另一方面,由于战争供应的需要且忙于互相厮杀,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无产阶级的队伍都得以成长壮大起来,这也有力地推动了反帝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2)一战期间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原因 十月革命,使占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增添了新的因素和成分,并开始打破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势力一统天下的局面,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把一个地球分成两个世界,从力量对比方面把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分成不对称的两个部分。 ———列宁:《来自另一世界的人们》,《列宁全集》第32卷 (3)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乱和自然灾害使印度社会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1917年的淋巴腺鼠疫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1918年的季风不足使印度许多地区遭遇饥荒,1918-1919年的流行性感冒又造成1300万人死亡。从1914年7月到1919年1月,印度生活费用增加了83%,,粮食批发价格上涨了200%,但工人的名义工资只增加了21.5%,且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3-15小时,生活极度困苦......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一2000)》 (4)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进一步激化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矛盾。 情境探究 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 1926年,英国人贝尔福提出了关于各英属自治领“地位平等......作为英联邦的成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报告。1931年,英帝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这标志着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 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英属自治领的独立运动愈演愈烈。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概况 1.东亚———中国的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进攻武昌,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1927年2月,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