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182

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6620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cover
(课件网) 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字幼 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 将领,有 “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 称 “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 长短句》等传世。 了解作者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 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 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到上 饶居住,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留 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写作背景 诗题:夜里经过黄沙岭时创作的一首词。 地点:黄沙岭,在今江 西省上饶市西面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解读课题 时间:夜晚 题目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自主学习 展示汇报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xiàn 通“现” 回忆一下,你还知道“见”在什么地方读 “xiàn”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先读一读,再观察字 形 左右结构 连续 分步 这首词中的两个会写字你知道怎么写吗 chán 蝉 què 笔面:14 部首:虫 笔面:13 部首:鸟 连续 分步 一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读懂每 句的意思。 自主学习 展示汇报 横斜突兀的树枝。 明 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大意: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 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 景, 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 大意: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 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 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精讲点拨 理解了词的大意后,我们再来读 一读这首词的上阙,想象画面:诗人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 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静:明月、清风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惊飞,可见 夜间的黄沙道分外幽静。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动 :惊鹊、鸣蝉、蛙声 以动写静 看到的 听到的 闻到的 鹊啼 稻花香 明月 惊鹊 蛙声 蝉鸣 稻花 别枝 畫子年之 展示汇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作者这时的心情怎样 意外 焦急 于是,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 避雨的地方,明明记得——— 诗人因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 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 早已邻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 察 觉 。 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疑惑 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呢 旧时茅店社林边 他有没有找到那家茅店呢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路转溪桥忽见 你从“忽见”这个词中,感 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惊喜 回忆一下,陆游写的哪句诗,表达的 也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 一村。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 茅 店/社林边,路转/溪 桥/忽见。 想象一下,作者看到旧时茅店社林后的神态、 动作和语言。齐读下阙,感受作者的喜悦。 对比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宿建德江》, 想一想:虽然它们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 是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课后第二题) 景美 上阙 说丰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雨山前 下阙 路转溪桥忽见 知识梳理 主题概括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 景:明 月 清 风, 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 , 蛙声一片 。全词从 视觉、 听觉和 嗅觉 三方面抒写夏 夜的山村风光,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