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197

3.3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4568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晶体,学年,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教 版 选 修 二 人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第一课时 )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EXQUISITE TEACHING DESIGN TEMPLATE TEACHING ANALYSIS INSTRUCTIONAL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REFLECTION 目 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教学分析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教学策略 课标分析 1、能够根据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定性解释金属晶体的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差异。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的三种常见堆积方式; 3、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质差异,然后分析其结构因素。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承上 是对物质结构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与材料化学、电化学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学生理解和学习这些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启下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04 素质目标 02 能力水平 03 认知障碍 01 知识水平 已经具有一定的晶体常识,初步建立了“晶胞”的思维模型 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将晶体结构的空间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 部分学生可能在面对复杂的晶体结构和相关计算时,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金属键的概念及其对金属晶体性质的影响;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及晶胞计算 诊断并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诊断并发展学生将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能力 金属键的特性,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微观结构角度解释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 诊断并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评价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 教法 分类总结 分析推理 讨论交流 模型搭建 任务驱动 启发质疑 动画展示 过程推演 学法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 课程讲授 总结与提升 板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任务一 金属晶体 【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总结金属晶体的定义、粒子间的作用力以及金属内各原子间的作用力? 任务驱动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任务二 探究电子气理论 【学习任务二】分组讨论与交流: 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及金属光泽。 任务驱动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任务三 探究金属晶体熔沸点差异性 【学习任务三】 分小组讨论探究: 影响金属熔沸点的因素 任务驱动 一般来说,金属键的强弱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原子的半径和价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程讲授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一 问题:观察分析物质物理性质 问题:观察分析数据 预测: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素养目标: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素养目标: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素养目标: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活动四 素养目标: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活动五 总结:分子晶体的类型 类比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 素养目标: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总结提升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1课时 一、金属晶体 1.基本概念 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作用力: 金属键 2.物理性质 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金属光泽 3.物理性质的影响因素 金属原子价电子数越多, 离子半径越小,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力就越强, 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反之越低。 第四部分 教学反思 课后实践作业 教学评价 教学亮点 教学不足 教学改进 教学分析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