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265

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名校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366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试题,语文,三二,河南省,许昌市,高三二
  • cover
河南省许昌、平顶山、汝州名校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以交子发行为开端,中国的货币形态从单一的金属货币发行与流通时期,进入纸币与金属货币混合流通时期。官交子发行八十三年后,因不断超发而币值大跌,终被废弃而改为“钱引”。在交子之后,历代王朝都发行过纸币,如南宋发行的“钱引”和“会子”,金代的“交钞”,元代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明代的“大明宝钞”,清代的“大清宝钞”等,但均因弥补财政亏空而不断大量超发,最终丧失信用。在纸币产生后,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官员也提出过一些货币理论,对如何维持纸币的稳定进行过若干探讨和实践。如南宋的“称提之术”,即如何调控纸币的发行数量和回笼纸币,以保持纸币币值;元代的“以纸代钱”,即发行“不兑现纸币”的《至元宝钞通行条划》方案;清代对纸币与金属货币“虚实相权”理论的讨论等。但这些探讨和实践均未触及纸币发行的核心因素———国家信用。直到清代,政府和学界仍然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纸币发行的规律,也难以控制纸币的发行与流通,因此主导货币仍是白银和铜钱为主的金属货币。 宋代到清代的货币以金属货币为主,表明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交易支撑。可即便如此,作为主要金属币材的铜产量不高,导致历代王朝的铸币量长期偏少,连商品经济在水平不高条件下的货币需求都不能满足。如唐代中后期,每年的铜币铸造额仅十万贯左右。北宋远超唐代,每年铜币铸造额达三百万贯左右,但因大量铜钱外流或被销铸,仍然出现了钱荒现象。从唐宋到明代,不得不分别采用了钱帛兼行、铸造铁钱、实行省陌、发行纸币等方式,对钱荒进行缓解。即使是元明两代用国家权力强制推行“不兑现纸币”,都无法取代以铜钱为主体的金属货币的地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活跃,从明代后期开始,随着美洲白银的流入,金属货币已基本可以满足社会商品流通的需求。从这一历史过程可以看到,交子出现后,纸币在金融体系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纸币发行理论与纸币发行制度历经千年没有出现重大突破。 (摘编自谢元鲁《从历史看纸币与国家信用的关系———读〈千年交子与中国货币金融〉》) 材料二: 在纪念人类最早纸币“交子”诞生千年之际,我们从它的产生、发展和演进中能学到什么呢? 第一,民间私人纸币,只能服务于特定的社区和特定的地域,它的生命力受到发行机构“交子铺”生存期限的约束,难以成为“永续”流通手段。这样,“民间交子”只能称为社区货币或地域性通货,不是一个政权或行政区域内具有无限法偿功能的流通手段。只有靠中央政府的政策权力和法律的维持,才能成为法定货币。在今天,任何私人数字货币的功能边界,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地域和发行者及其相关方的业务范围。没有各主权政府的政策担保和法律维持,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再在“交子”作为最早货币的时间确认上犹豫,将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024年1月12日)益州交子务的成立确定为人类纸币的诞生时间。而就今天而言,任何民间的私人数字货币,都不是真正的货币,只是百货商店购物卡“积分点”类似的代用货币,其使用的范围不能超越发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