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二)九年级结课学情调研 化学学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川融化 B. 酒精挥发 C. 食物腐烂 D. 玻璃破碎 2.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A. 尿素 B. 磷酸钙 C. 硫酸钾 D. 磷酸二氢铵 3. 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 烧碱 B. 氯化钠 C. 生石灰 D. 浓盐酸 4. 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一致的是 A. 盐酸 HCl 盐 B. 熟石灰 CaO 氧化物 C. 苛性钠 NaOH 碱 D. 苏打 NaHCO3 盐 5. 下列物质中,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Fe2O3 B. KNO3 C. CuSO4 D. H2SO4 6. 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表。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大量食用的是( ) 食物 山楂汁 牛奶 玉米粥 苏打水 pH 2.1~2.8 6.3~6.6 7.1~8.1 8.6~10.2 A. 山楂汁 B. 牛奶 C. 玉米粥 D. 苏打水 7.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如图是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铟属于金属元素 B. 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C. 铟的原子序数为49 D. 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8. 下图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 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 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D.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9. 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 电线短路起火,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 C. 高层住宅起火,迅速乘电梯逃生 D. 面粉加工厂、纺织厂都要严禁烟火 10. 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产生的硫酸钙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该过程会发生化学反应:2CaCO3+2SO2+O2=2CaSO4+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 B.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相等 C.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吸收3200t二氧化硫至少需要5000t碳酸钙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11. 下列推理中,正确是 A.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一定是酸 B.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C.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羊毛和涤纶 鉴别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 B 检验稀盐酸中混有稀硫酸 检验 取样,滴加少量溶液 C 粉(粉) 除杂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氯化钙和氧化钙 分离 加入适量水,过滤、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13. 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的再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种清洁能源 B. MgO起催化作用 C. 参加反应的和质量比是 D. 该反应中,除外另一种生成物为 1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A B. B C. C D. D 15. 常温下,向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再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滤液蒸发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