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 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陆地植被水平分布与热量、水分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决定某地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水热状况 D.地形类型 2.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的温带植被分布变化的是( ) A.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B.季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 D.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2024·重庆高二期中]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拔1 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下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的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 A.热量差异 B.地势高低 C.土壤类型 D.人类活动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中对人体感觉温度影响最主要的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预报图,完成5题。 5.如图所示,由南到北,背心—短袖—衬衣—西服—大衣—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自然地带的( ) A.纬度差异 B.干湿度差异 C.垂直地带性 D.地方性分异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又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物候学上,蜜蜂的“始见”日期往往是当地春季到来的标志。我国蜜蜂“始见”日期大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下图示意安徽省年内蜜蜂种群数量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蜜蜂“始见”日期的空间差异反映陆地自然地带( ) A.垂直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地方性分异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7.安徽省7—8月蜜蜂种群数量较5月和9月少,主要是因为( ) A.食物减少 B.天敌增多 C.植被减少 D.台风增多 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真正意义上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新西兰南岛西南部。下图为新西兰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新西兰陆地自然地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差异 B.海陆位置 C.热量差异 D.光照不同 9.新西兰南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 A.受信风带影响 B.有暖流经过 C.沙漠广布 D.位于背风坡 下图为亚欧大陆北部某区域的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陆地自然地带的空间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1.图示区域苔原带在鄂毕河以西存在向南凸出现象,其影响因素为( ) A.洋流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极燕鸥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浮冰边缘间进行惊人的环球航行,消耗巨大的能量。它们会在一年内既经历北极的夏季又经历南极的夏季,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成群活动,以鱼、甲壳等动物为食,是唯一一种在地球上七个大陆都固定出现的鸟类。下图是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 (1)列举北极燕鸥沿甲路径,从繁殖地到①地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地带。指出形成这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出影响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的主要因素。 (3)北极燕鸥常栖息于沼泽、海岸地带,分析这里食物充足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 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C 2.D 解析 第1题,纬度不同导致热量差异,海陆位置不同导致水分条件差异,水分和热量的组合状况是决定一个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