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5453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

日期:2025-04-0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446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政治,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增强对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政策的认同。 认识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国家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劳动者要合法经营,依法致富。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实行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坚定制度自信。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学习重难点】 1.按劳分配为主体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4.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知识点1.现阶段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的形式: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非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 2.我国的分配制度 内容: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具体形式(强调只有在公有制经济中才实行按劳分配) ①在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和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 (4)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前提: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实行按劳分配重要意义 ①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人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木、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 分配范围 公有制经济 分配前提 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 分配对象 有劳动能力的个人 分配尺度 劳动(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不能说不劳不得) 4.多种分配方式: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1)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2)意义: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5.收入来源 (1)来源: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2)途径:个人获取收人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①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②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③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④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 6、要弘扬劳动精神 原因:(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要求:(1)要弘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