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在演讲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名党反对派的倒行逆施作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也代表了闻一多的决心。 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但现在更多地用来指代那些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的行为。具体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进步方向的行为,无论是出于个人的野心还是其他原因。 人物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1912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22年赴美留学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读读写写 字词解释 群蚁排衙:在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慷慨淋漓: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一反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 完全与以前相反。 心会神凝:指精神高度集中,十分认真。 一反既往:完全与以前相反。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主标题 副标题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组合式标题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 文章的写作内容是: 文章选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片段来表现人物。 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 整体感知 1、课文标题交代了什么内容? 2、划分结构,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3.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4.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如何做的。 5.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如何做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6、围绕这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 内容 特征 材料 品质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严谨治学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 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勇敢无畏 不拍牺牲 言行一致 课文精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运用了什么手法?作用? 引用、对比 作用:内容上,引用闻一多的话,写出闻一多对说和做的态度和原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及谦逊的品格;结构上,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出下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比喻,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执着务实,表达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比喻, 指寻找使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