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177

2025届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和分类(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9161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考点,2025届,解析,分类,用途,性质
  • cover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和分类 【考察方向及考察内容】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化学变化的现象与本质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与纯净物 单质与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 其他分类 有机物:含碳化合物(CO、CO 、碳酸盐除外)。 材料分类: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等。 【备考重点】 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掌握性质描述的关键词(“能”“会”“易” 等)。 熟记常见物质的分类标准及典型例子。 关注生活、科技中的化学应用,建立 “性质→用——— 的逻辑联系。 【基础知识复习】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水 变化后无新物质产生 (2) 石蜡熔化 变化后无新物质产生 (3) 产生蓝色沉淀 变化后有新物质产生 (4) 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大理石逐渐变小;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变化后有新物质产生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①物质的三态变化 ②物质形状变化 ③物质挥发 ④物质溶于水等。 (4)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①物质燃烧 ②金属锈蚀 ③物质酿造 ④食物腐败变质 ⑤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⑥金属冶炼等。 3、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伴随现象 (1)基本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 (注意: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放热、改变颜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大小、位置等发生改变 发光、吸热、放热、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出来 性质内容 颜色、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熔点和沸点、导热性和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和吸水性等 (色、味、硬、密、溶、 点、导、挥、延、吸) 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实例 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 硫酸铜溶液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2、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它们的颜色,闻一闻气味 两瓶气体均为无色、无味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②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伸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现象并记录发生的变化 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燃烧更旺 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熄灭 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例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水与过氧化氢的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