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340

第四周 信息类文本阅读(含答案)——2025届高考语文考前每周拔高练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30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拔高,每周,考前,语文,高考,2025届
  • cover
第四周 信息类文本阅读———2025届高考语文考前每周拔高练 【知识整合】 1.文本特点 (1)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2)在文体上,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 (4)内容具有时代性。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 2.阅读要求 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 (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 (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学会谈看法和建议; (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3.答题技巧 信息梳理和辨析:一般来说,信息均来自文本,考生需要选择阅读选项,结合文章进行梳理和辨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做这种题目,常常采用四步解题法: 一审———审题干,圈关键词,如选择题,看清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二找———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并标注。( 三———选项切片,圈出敏感词(代词、对象、限制词、修饰词),并根据选择题设题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以偏概全、范围失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表述绝对,仔细比对原文。 四判断———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答案。 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常常采用四步解题法: 一审———仔细审题干,抓住题干的中的限定角度、范围、时间、空间等关键词,明确筛选的的方向,然后根据要筛选的方向,回归文本,锁定答题的区间。 二提———在答题区间内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做到准确、全面,还需借助一定的方法。①抓关键语句法。抓住总起句,结尾句或提问式语句,抓住给出概念或解说的句子,抓住进行比较或分析后得出结论的句子等。②抓关键词法。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词语或者标点符号来筛选信息。③“点面结合”法。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个部分,这就要求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 三整合———对筛选出来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有些信息可直接整合,有些信息除了文中的语句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的语言,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需注意表述的准确和简洁。我们在整合时,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尽量不用修饰语,用自己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四校对———答案形成后,与题干的问法、字数要求、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无漏掉的要点,答题时分点作答。 材料探究题答题方法: 在进行材料探究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再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