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790

1.2《离骚》课件(共74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625986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离骚,课件,7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 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文人也叫骚客、骚人。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骚》。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离骚 1 2 3 4 了解屈原生平,了解“楚辞”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学习《离骚》,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句,感知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 对比阅读《氓》和《离骚》,探究他们的同异。 学习目标 壹 作者介绍 假如诗人也有朋友圈: 爱国 高洁 执着 忠诚 才华横溢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作家名片(温故旧知)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 楚 国诗人,名 平 ,字 原 ,又名 灵均 。 他出身楚国贵族,曾任 左徒 (官职名)主管内政外交,后任 三闾大夫 (官职名)掌管王族事务,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 屈原提出“ 美政 ”的政治改革主张,倡导通过 举贤授能 与 修明法度 实现楚国强盛,但因反对与 秦 国结盟而遭贬谪。 他在文学史上开创了“ 楚辞 ”文体,代表作《 离骚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与《诗经·国风》合称“ 风骚 ”。屈原被尊为“ 诗祖 ”、“辞赋之祖”,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他最大的文学贡献是突破《诗经》 四言 体式,创造句式自由、多用“ 兮 ”语气词的楚辞体,其作品体现的 爱国主义 精神成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基因。 贰 离骚与楚辞 诗体名 楚地的歌辞,指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带有浓厚楚地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所以也称之为“骚体诗”。 总集名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继《诗经》后,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楚辞” 《楚辞》 “楚辞”的文体风貌 1.语言:大量采用楚国民间的口语和方言;大量使用虚词作语气助词,如“兮”;词采缤纷华美。 2.句式:灵活自由,参差错落,较多部分采用六言,亦掺杂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 3.结构:篇幅较长,以铺陈叙事来尽情抒情。 4.风格:充满个人的情志与幻想,多用想象和夸张,带有神话色彩,风格浪漫而神秘,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滥觞。 错过楚辞,你就错过了一整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楚辞》文体风貌 句 式 语 言 结 构 创作方法 风 格 灵活自由,参差错落,较多部分采用六言,亦掺杂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 充满个人的情志与幻想,风格浪漫而神秘。 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篇幅加长,加强铺陈叙事成分以尽情抒情。 大量采用楚国民间的口语和方言;大量使用虚字作语气助词,如“兮”;词采缤纷华美。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