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8081

17跳水 课件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1792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跳水,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7 跳水 会认“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抓住重点语句想象场景,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分析船长的言谈举止,体会船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性格特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作者简介 放肆 桅杆 撕 吓唬 龇牙咧嘴 瞄准 一起来读读会认字吧! 学认字词 sì wéi sī hǔ zī liě miáo 艘 帽 肆 桅 扭 唬 航 钩 左右结构: 艘、航、肆、帽、桅、撕、唬、钩、扭、咧、舱、鸥、瞄 半包围结构: 逗 咧 舱 撕 鸥 书写生字 逗 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sōu 艘 左右结构 wéi 桅 “舟”瘦长,“叟”竖出头,中间两横短,竖连着“又”。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木”末笔捺变点,“危”的长撇与“木”不黏连。 书写生字 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起因 经过 结果 (1)水手们拿猴子取乐。 (2-4)猴子捉弄孩子,孩子追猴子,陷入绝境。 (5-6)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获救。 整体感知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进行环境描写,为下文“跳水”做铺垫。 品读课文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钻来钻去 模仿人 说明了猴子的调皮和放肆。为后文做了铺垫。 故事的起因: 水手 取乐 猴子 品读课文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跳 摘 戴 爬 坐 咬 撕 品读课文 动作描写 放肆 品读课文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 着…… 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惹孩子生气的直接原因 开心 哭笑不得 生气 品读课文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 ◎促使猴子更加放肆 ◎导致孩子不管不顾以身犯险 ◎推动情节发展 笑 文中多处写到水手们的“笑”,有什么作用? 品读课文 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时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在猴子和水手的双重影响下,孩子自尊受挫,爬上桅杆。 挂 扭 钩 爬 坐 龇 咧 猴子越来越放肆,它的行为推动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动作描写 品读课文 猴子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的境地,罪魁祸首是谁呢? 水手们 为什么水手们才是罪魁祸首? 因为是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使猴子更加放肆,猴子才敢更加大胆地去挑逗船长的儿子,把船长的儿子一步步引入危险之中。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这是侧面描写,衬托孩子已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水手们从一开始的“取乐”,自此有何转变? 这些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阅读第5自然段,思考:千钧一发之际,谁出现了?他是怎么做的?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