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8649

第一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微专题一 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 学案,共2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866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遗传,第一章,必修,2019,科版,2份
    分离定律的应用 一、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判断显隐性。用表现A、B性状的个体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且子代数量足够多。 1.定义法(或杂交法) 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 2.自交法 若AA,则A为纯合子,无法判断显隐性。 若A既有A,又有B,则A为显性,B为隐性。 若B既有A,又有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方法1适用于纯种,方法2适用于杂种,若不知是否纯合,可综合两种方法来判断。 例1 (2024·浙江9+1高中联盟高一期中)扇贝的壳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1:橘黄色与枣褐色个体杂交,F1全部为橘黄色; 实验2:实验1的F1与枣褐色个体杂交,后代橘黄色∶枣褐色=1∶1; 实验3:橘黄色与橘黄色个体杂交,后代橘黄色∶枣褐色=3∶1。 上述实验中,能够判断壳色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有几项(  ) A.0 B.1 C.2 D.3 例2 玉米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选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 二、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实验鉴别方法 区分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原则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实验鉴别方法有三种: 1.测交法(常用于动物的鉴别,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 结果分析 2.自交法(常用于植物的鉴别) 待测个体 ↓ 结果分析 3.花粉鉴别法 杂合子的某些性状可以从花粉的比例直接鉴定,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待测个体  ↓产生配子 结果分析 例3 (2019·全国Ⅱ,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授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例4 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已知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交配 C.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头白色母猪交配 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型即可分辨 三、杂合子(Aa)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植物的自交是指自花授粉或同株异花授粉。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所有不同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可以进行交配。 1.自交的相关计算 (1)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 当杂合子(Aa)自交n代后,后代中的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纯合子(AA+aa)所占比例为1-,其中AA、aa所占比例分别为(1-)×。当n无限大时,纯合子比例接近100%。这就是自花授粉植物(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合子的原因。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 - - + - (2)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标曲线图 2.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例如,某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3,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3。 (1)列举交配组合 可利用棋盘法进行列表统计,以防漏掉某一交配组合。自由交配的方式有4种,列表分析如下: ♀ ♂ 1/3AA 2/3Aa 1/3AA 1/3AA(♂)×1/3AA(♀) 1/3AA(♂)×2/3Aa(♀) 2/3Aa 2/3Aa(♂)×1/3AA(♀) 2/3Aa(♂)×2/3Aa(♀) 每种交配方式计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