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堂练习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Al-27 Co-59 Ca-40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0 分) (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 2. 垃圾分类能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应属于 A. 厨余垃圾 B. 有害垃圾 C. 其他垃圾 D. 可回收物 3. 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 肥皂水 B. 食盐水 C. 蔗糖溶液 D. 食醋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 是 A. 铁 B. 液氧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中钙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贫血 B.可以用食盐腌制鱼和肉等,以延长保存时间 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D.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6.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第 1页/共 10页 A. B. C. D. 7. 安全无小事,关乎你我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C. 电路着火先切断电源 D. 燃气泄漏先电话报警 8.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可能是 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纯碱 D. 烧碱 9. 下列是化学实验室常用试剂,其中可以用金属与稀 或稀盐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 B. C. D. 10. 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 量取浓硫酸 B. 稀释浓硫酸 C. 制取氢气 D. 干燥氢气 11. 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可用于造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第 2页/共 10页 C. 1 个纤维素分子中含有 5 个水分子 D. C、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6∶10∶ 5 12.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超级材料”,它是由三维石墨烯(C)和黑色二氧化钛 (TiO2) 制成,在阳光照射下两周内可让黑臭水体变清澈,臭味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钛是非金属氧化物 B. 石墨烯是含碳的化合物 C. 该超级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D. 该技术可助力污染防治 13.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中的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分离 和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烘干 C 鉴别 和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验证 、 、 三种金属的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亚铁 D 溶液中,观察现象 活动性强弱 14.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B.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C. 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 D. 熟石灰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第 3页/共 10页 1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6.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 的溶解度比 NaCl 大 B. 将室温下 KNO3 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 C. KNO3 和 NaCl 均属于难溶物质 D. 除去 KNO3 中少量 NaCl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17.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净水时用明矾进行杀菌消毒 B.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钠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的 CO 18.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加热浓缩成 98%的浓盐酸 盐酸(化学纯) B. 整瓶含有 185gHCl 溶质 含 HCl 37% C. 可加水稀释成 5%的稀盐酸 密度 1.18g·mL-1 D. 打开瓶盖冒出白色烟雾 容量 500mL 第 4页/共 10页 19.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 1”为蒸发结晶 B.步骤②中发生分解反应 C.生产中先通入 CO2 后通 N ... ...